“圣人何以不可欺?日:圣人者,以己度者也。”————————【苟子·非相】
离开承明殿后,皇帝来到更衣后室换上一套轻便的燕居服,忽然瞅了眼桌上的一盘点心,这才想起将法正叫来:“是什么情形?说来听听。”
法正恭敬的端坐在下首,细细的将刚才发生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当他说道杨修的反应时,忍不住说了自己的看法:“臣前日到灵台查阅荆州雨水册,桓治献象那天荆州的确有大雨,河水暴涨,道路阻绝。可见桓治在路上因故迁延确实是真,而送至尚书台的献贺文书前后纸张并不相同,留有印款的纸张是交州的麻纸,前文写有陛下与太子的纸张却用的荆州藤纸,且字迹也略有不同,想必就是在荆州的时候……臣适才察看杨德祖神情微妙,其定然是知情的。”
“所以你还是想让他到交州去?”皇帝坐在榻上,手上拿了把干枣慢慢吃着,吮吸着枣核的最后一丝果肉,一边考虑着:“他虽恃才傲物,但这几年倒是没生什么是非……”
法正立即道:“虽无是非,但杨修在谒者台经年,往来送迎,获知机密甚多,再如何也应历外任。何况如今朝廷已迁一陵,孝灵皇帝神思有慰,而世祖以降皆无邑守,后人岂不有非议之声?何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陛下威望正隆,实不必等到以后,且弘农杨氏负天下名望,也不可不预防为上。”
“那你说说,让他去交州做什么?安排何职?”皇帝嘴唇微张,穆顺立即有眼力的将手伸了过来,可皇帝却没有领情,一扭头将枣核随意的吐在了桌上:“你们都是秘书郎出身,王粲、韦诞他们几个都是做了将军记室,杨修外放,可不能差了。”
“交趾郡文学如何?”法正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那里蛮夷不靖,士民不服王化,让杨德祖去,想必能以一人教化抵十万兵。”
空气仿佛静了一瞬,就那么一瞬。
“孝直啊。”皇帝另吃起一枚干枣,异常清脆的声音仿佛让人回到了炎热的夏末:“我记得你与杨修的关系不好?多年前他曾得罪过你,是么?”
杨修的性格得罪过很多人,法正没有立即否定,似乎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段回忆。
“也罢。”皇帝咀嚼着枣肉里的甜味,站起身来,拉住法正的手,往他手心里塞了几枚红彤彤的干枣:“你的想法很正确,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只需要知道‘太子’这两个字是何时加上去的就行了,至于背后的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
法正的后背已是汗津津的,他身上燥热,手心上的红枣仿佛是几块烧红的炭,他紧张的答应道:“臣谨喏。”
这真的不重要么?法正退下时还在想着皇帝的话,如果是伏氏与杨氏等人暗中谋划,皇帝真的会像现在这样毫不在意么?
当诏书下来时,本想置身于庙堂之外的司徒杨彪心里纵是万般不愿,也不得不亲自去往雒阳走这一遭,因为有些事情他已无法避免,尤其是在得知儿子杨修被拜为南海督邮,即将与桓治等人同行回交州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件事已经不容许他拒绝了。
尤其是在临行的时候,自己前一天还在与之谈论雒阳迁豪诸事、欲要有所辅助的司徒长史、左冯翊人游殷被突然调任京兆丞,取而代之的,则是奉诏接替游殷的尚书左丞法正。
在灞桥,杨彪看到笑嘻嘻的法正,心里仍是有些郁结,皱着眉躲在车内不出,而法正却是不以为意,作为长史的他理所当然的招呼起了户曹掾徐英等司徒僚属:“走吧!皇命加身,我等得星火赶往雒阳。”
“不是去告谒文陵、抚慰迁来邑民么?”徐英嘴上好奇的问着,一双眼睛却忍不住往杨彪紧闭的安车上瞟来瞟去:“可是还有其他要事?”
对这样的试探,法正付之轻蔑一笑,反讥道:“难道告谒孝灵皇帝文陵就不是要事了?”
徐英不再多言,这里最权威的杨彪不说话,他也拗不过法正这个长史。
一行人连日赶路,不久之后很快东出函谷,来到雒阳。河南尹刘备,雒阳令王凌等人早已久候多时,双方寒暄多时,杨彪一行人休整一天后,便率河南地方官员前往文陵祭拜,然后在文陵,杨彪接见了年纪轻轻的文陵长仓慈。
“仓孝仁年纪虽轻,但办起事来却不逊于经年循吏。安置迁来邑民,本是一件难有头绪、十分烦剧的事情,可他却处理的样样不差。”刘备对杨彪极力夸赞着,那副自豪的语气仿佛仓慈是出于他的门下:“太学五科选士,策试抡才,可见一斑。”
杨彪笑着回应道:“国家一直关切的便是迁来邑民是否安定,彼等在冀州等地时也算是乡里豪强,一旦抛弃祖茔家业,离乡至此,心中难免不平。是故牧民者治此要不在农桑,而在何以安静人心。”
刘备点头称是,深以为然,王凌在一旁毫不客气的说道:“河南尹曾是京畿,至今也是‘特奉朝请’的中二千石大郡,多少人愿居此而不得,如今彼等轻易改籍,守护帝陵,是何怨之有?”
杨彪有些不高兴,河南尹的地位再高,那也是过去的事了,想要迁居这里的都是些普通人家,真正在乡里有名望的豪强哪个愿意到这里来?除非是雍凉那些边陲之地……看到王凌说出这样口无遮拦的话后,刘备没有丝毫表示,杨彪也知道他们肯定都是一样的观点,并不觉得迁豪是什么坏事。
如今并州诸大族势力微弱,像王凌这样的只能依靠皇帝才得以自立,要想他们与杨彪一样反对迁豪,恐怕没那么容易,因为皇帝早已明确表示过,像并州这样的边陲之地是不在迁豪之列的。
而刘备……皇帝制定的政策似乎从未真正影响过这些刘氏宗亲,反倒是近年来朝中得受任用的宗亲逐渐多了。
对此,杨彪也不想再说什么了,只是道:“如此最好,地方少事,朝廷和国家也能宽心。”
之后他心不在焉的接见了仓慈,又在私下里接见了来自冀州等地迁移至此的士人,代表朝廷对他们嘘寒问暖,杨彪本来想听听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怨言,准备回去后以此向皇帝进谏。可听到的全是安于现状的好话,没有一句指毁,这让杨彪深感奇怪,难道是仓慈做的太好了?
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杨彪打心里也不愿来走这一趟,因为这相当于是从侧面宣告了他支持皇帝的政策,正当他熬到时间差不多了,准备通知法正开始动身回去的时候,朝廷来的一道诏书让他立即明白自己此行绝非这样草草结束。
“……以司徒杨彪录尚书事,留守雒阳,择迁冀州、青州、荆州等地豪民,建邑守世祖以下雒阳诸帝陵,如文陵事。”
第一百五十一章 以类度类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丈夫下乡后[七零]、
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
梨涡(骨科产奶1v1)、
顶级暴徒、
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
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
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