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一十三章 争议

第五百一十三章 争议

    朱标此言一出,本来安静下来的朝堂瞬间吵杂起来,不过倒也没人直接出来反对,而是都有些惊愕的同身旁的同僚们交流,有摇头的亦有点头的。
    朱元璋也是微微一愣,改立陪都可不是小事,其中所牵扯的事情关乎全局,开封虽然如今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其涵盖的政治正确意义对初建的大明就有重大意义。
    当初确定开封不适合作为首都之后,他不是没想过把目光放在洛阳西安过,只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不得不暂且搁置,但还是第一时间立开封为陪都,并且耗费巨资重建新城。
    要知道在洪武元年划出那么大一笔资源重建开封并不合适,还不如用到其他地方,但朝廷还是那么做了,就是因为开封的象征意义巨大,虽然宋朝屈辱历史颇多,但毕竟是汉家正统。
    一般而言,开国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这个因素十分重要,周秦隋唐如此,辽夏金元亦无不是如此。
    南京说实话作为首都从地理位置来说并不是太合适,有些太偏东了,但这里是最能被淮西文武以及南方士族所接受的,而且也是老朱由南逐北的真正根基所在。
    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话虽粗俗但也是这个道理,目前以南京作为大明国都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以开封为陪都就未免有些太鸡肋了,两京制的作用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南京开封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近了。
    陪都的最主要政治意义就是作为首都的职能补充,首都不在全国的地理中心而偏于边地,不利于统治者管辖全境,故有必要在紧要的军政要地设置陪都,以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目前来说开封并没有做好这个工作,至于那个象征意义随着大明根基日渐稳固也在逐渐失去作用,那么将军政要地北平立为陪都,加深南北联系安抚北方民心更有意义。
    以上这些如今的朝臣们都能想到,只是事关重大不敢轻易上奏罢了,这种事提出来就是得罪人,满朝文武勋贵,但凡手中富裕些的基本都是先买京城周围的田亩买不到了再去买开封周围的田亩。
    京城地贵由此而来,可想而知如果废开封陪都之位格,其周边的田亩地价必然是要狠跌的,有不少人恐怕要血亏了。
    通政使陈佑宗当先力挺自家殿下:“启禀圣上,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深谋远虑臣等拜服,开封虽经修缮但尚不足为我大明政经之都,反观北平乃我朝抵御蒙古之军政要地,正好扼住蒙古兵锋。”
    户部尚书也是支持道:“臣附议,北平为前元大都当年中山王统兵进取,元顺帝不战而逃,其城内主要建筑完好,只要稍经修缮即可使用,确实能省下极大的人力物力,远比继续重建开封更为合适。”
    建立一个陪都可不是小事,也不是能简略的了的,基本就是另盖一座皇宫,而且朝廷各部的府衙也得一应俱全,以便朝廷随时可以入主继续维持国家运转。
    现如今南京还在不断建设,开封也在不断建设,两头开工导致户部困难的很,如果能用上元朝遗留下的北平府,那可就能省下太多了,也只有这样户部才有可能攒下三年后还给江南士族的百万石粮食。
    所以别管其他人怎么样,户部反正是必然要全力支持的,紧随其后的便是兵部以及大都督府的官员,南方无大战,唯有北方蒙古让他们昼夜难安。
    只不过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中书参政涂节就进言道:“微臣以为不合适,北平原为蒙元外族之都城,我大明汉家正统,焉能立都于此。”
    中书右丞陈亮也是说道:“微臣也以为陪都改立乃是大事,不好如此轻易决断,何况开封府地处中原腹地,乃是正中之央统御四海八荒之基,宜比偏远之北平更为合适。”
    吏部尚书陶凯上前道:“河东地势高厚,可控制西北,尧曾建都,但其地苦寒,江淮士卒不堪,开封,襟带河淮,宋曾建都,但其地平旷,无险可守,臣以为这两者都不合适,不如另立西安或者洛阳为上。”
    监察御史胡子祺进言道:“洛阳,周公曾卜之,周、汉曾迁之,但嵩、邙诸山,非有散函、终南之阻,涧、伊、洛,非有泾、渭、灞、沪之雄,所以据百二山河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可以绵宗社之久,举天下莫如关中。”
    以赵庸等为首的勋贵们看了好一会儿的戏,见还能挑别的地方立刻上言道:“末将等附议太子殿下之言!”
    见没人理会他们接着喊道:“若是都不行,那不如立凤阳为陪都……”
    “粗鄙武夫黄口小儿之言,老夫羞于与尔等同殿!”
    “南雄候这么想回老家,不如请命镇守,何必搅合国朝要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陪都改立总会牵扯到他们自身利益,所以各有各的说法,朝堂之上吵吵嚷嚷了好一会儿。
    朱标在说完话之后就安静的站在了一旁,这种事儿朝会上是解决不了的,但如此大事不经过朝会议论也不行,总得给各方一个表态的机会。
    朱元璋见该说话的都说过一遍了就开口喝道:“行了,都别吵了,陪都改立乃是大事,丞相领着中书省尽快将各方利弊权衡取舍一下,然后汇报到咱这来,咱到时候自有决断。”
    一直缄口不言的胡惟庸上前一步:“微臣领命。”
    安静片刻后整齐划一的声音响起:“伏惟圣上独断万方!”
    如此这件事就算暂且翻篇了,礼部尚书上前奏请道:“如今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及各处城隍神皆为前代所封,微臣以为天命重立,我大明宜当重封神明以安天下民心,以破各府邪神外道。”
    朱标微微点头,这是他昨日交代给礼部尚书的,有些事他提可以,有些事则就要避讳一些了,总是出风头也不是什么好事,达成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说道:“去前代所封名号,只以山川本名称其神,至于郡县城隍一体改正,唯有朝廷敕封神明才可享受香火祭祀,民间但凡敢私自祭祀邪神外道者斩!”
    “由太子携领礼部以及道录司僧录司商讨敕封人选,郡县城隍神官优先选取忠贞义士以及殉国将士,等都确立好后由礼部工部铸神像送往地方祭祀。”
    “诺”
    朱元璋说完后想起一事朝着户部尚书问道:“百姓户帖制定的如何了?”
    户部尚书施施然的向前一步,一看就是差事办好了,自信的开口道:“民,国之本,古代司民,岁终献民数于王,王拜受收藏天府,臣等奉命以来夙兴夜寐确立户帖,由地方官吏记录百姓乡贯、丁口名岁、田宅、僮婢、畜产等,合籍与帖,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记,籍藏于部,帖给于民,有司每年统计其户口之登耗上报。”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这个赵文景虽然是个属铁公鸡的,但他掌着户部确实让人放心,办事也稳妥,虽然看着有些小人得志的嘴脸,但能办事就是好官。
    随口夸赞了几句之后就看向文武百官道:“众位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沉默片刻后礼部尚书又上前说了几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朱元璋点点头后就站起身,持鞭太监鸣鞭一声文武齐拜恭送圣上退朝……
    等老朱大步流星的身影消失后众人才站起身,朱标看着礼部尚书吩咐道:“敕封神明非同小可,礼部立刻召集僧道录司研讨,确立山河湖海之神名。”
    “微臣领命,请殿下放心。”
    朱标点头后也就在众人的躬身行礼中离去,如此文武百官才俩俩三三的结伴退去,小声谈论着今日早朝上的事情。
    朱标一路径直走到谨身殿,见门口站着一群宫女太监就知道是被自己父皇打发出来的,所以就没经过通禀直接走进去了,身后的刘瑾等人则是停在了外面。
    到里面就见老朱正双手叉腰活动着身体,目前那奉天殿的龙椅上可没有软垫,硌屁股的很,朱标也劝过自己父皇垫个软垫,只是老朱不愿意,说硌屁股才好。
    朱标行礼之后也跟着活动了下身体,奉天殿上坐得有坐相站也得有站相,否则御史台和翰林院那帮老学究宁肯挨板子也得谏言。
    “标儿,你怎么突然想起要改立陪都了?”
    朱标回答道:“儿臣也是突然想起来了,但开封作为陪都确实有些鸡肋了,我大明得国之正远超赵匡胤夺孤儿寡母江山黄袍加身篡位称帝,如今南方民心基本归附,北方却是差的多了,不如立北平为陪都。”
    其实算起来的话,同样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地位必然是远超赵匡胤的,纵然是有个黄袍加身的遮掩,赵匡胤得国不正也是改不了的。
    朱元璋皱眉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标儿你得知道,将北平设为陪都之后,如此军政要地你该让谁坐镇才能安心?
    ………………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丈夫下乡后[七零]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梨涡(骨科产奶1v1)顶级暴徒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