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大秦工程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浮桥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浮桥

    之前魏呴已大略向沈兵介绍一番,此时这布防图却是更清楚明了。
    杨端和不愧是长年跟随王翦东征西讨的名将,把寿春的包围圈布设得滴水不漏:
    淮北大梁军方面就不用说了,主要是对外构筑营寨。
    其实杨端和的八万秦军也是对外构筑营寨。
    因为这场战虽说是围困寿春但要防的却不是寿春的突围……寿春城内的兵力要想突围十分困难,那城门一开就惊天动地,城外秦军就做好准备并能以多打少。
    所以要围困寿春,主要是防有其它楚军来救,防楚军里应外合杀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大梁军及河内军的营寨都是对外设立。
    对内则用大量投石机和弓弩手封锁城门。
    这布防较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杨端和利用淮水做部队的连接:寿春以淮河为护城河在城外绕了半个圈,而杨端和的河内军就沿着淮河的两个转折点围成了另半个圈建寨。
    如此一来,河内兵既可以包围寿春又可以在对外防御时不用担心自己的侧翼被攻……左右两翼都是淮河,且淮河已被封死,便是想攻也没法攻。
    另一方面,就是浮桥造得十分宽敞,几匹马并排前行都不是问题。
    于是淮河南北两岸的秦军均可互相增援。
    若说有什么危险的话,那就是河内兵要面对寿春两个大瓮城。
    这两个瓮城随时都会冲出几千楚兵甚至是骑军出来。
    不过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杨端和在城门外布设了大量的陷马坑、拒马枪,接着就是成排成排的投石机。
    据杨端和解释,那些陷马坑都是秦军乘着夜色构起盾阵在城下挖的。
    所谓的陷马坑并非陷阱或是陷坑,而是专门针对战马骑兵的小坑。
    这小坑只比拳头稍大,一尺余深。
    这样的小坑对人没什么威胁,但对骑兵、战车来说却是噩梦。
    原因是马蹄若是踩上这陷马坑便会陷进去,于是骑兵、战车只能慢行无法快行,速度一快会发生什么事便不稍说了……马腿陷进去无法及时抽出,而马车却因惯性前进,于是轻则瘸腿重则整根马腿都会被撕下来。
    甚至就算慢行也会一瘸一拐的极易被绊倒,马背的骑手很容易被摔下来。
    于是,楚军的骑兵及战车就变成了无法出城作战的废物。
    但若是以步兵出城应战……又要面对其后密密麻麻排成几排的新型投石机。
    所以楚军之前几次尝试突围都被秦军打了回去。
    可叹那张崎,他置下的都城护卫军尤其是骑兵和战车兵至始至终都没能发挥出作用:
    之前在汝阴攻城时是将骑兵和战车兵当作步兵用,此时守寿春时就更是连城门都出不了了。
    张崎之前还道往后再取沈兵性命,却不想是沈兵来取他性命。
    对此沈兵有些心疼,那些可都是骑军精锐,就这么浪费了?
    他甚至很想去告诉张崎一声,骑兵不是这么用的!
    不过这只是想想而已,沈兵当然不会这么做。
    看完布防后,沈兵就说道:
    “上将军布防可以说无懈可击,我等只需坐等寿春弹尽粮绝便可。”
    杨端和有些担忧:
    “老夫担心的不是寿春。”
    “据闻昌平君那厮正在游说各贵反攻,其意或是攻我后方补给线。”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此方略难成大事。”
    “先不说楚国各族心思各异不愿出兵,便是出兵只怕也无济于事。”
    “原因是我军于汝阴缴获补给无数,且汝阴距寿春不过两百里。”
    “我等只需保汝阴不失便无粮草、箭矢之忧。”
    杨端和点头称是。
    这个锅得项燕来背,他当初为了组建汝水防线于是将数十万大军的补给全都集中在汝阴、城父两城。
    于是这两城的补给都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甚至汝阴还有生产箭矢的能力。
    而汝阴又是被沈兵奇袭得手,于是汝阴一城的补给和设备便尽数落入秦军之手。
    这就给了秦军一个绝好的前进基地。
    首先是汝阴易守难攻,之前沈兵只领三千人马驻守汝阴就能让七万楚军无可奈何。
    如今杨端和留一万秦军精锐驻守,楚军又要多少人才能攻下?
    其次就是汝阴至寿春只两百里,骑军只需两日便能赶到。
    楚军要是进攻汝阴,就不怕杨端和从背后夹击?
    于是楚军所谓的攻击秦军补给线几乎不可能成功,因为它几乎就意味着与秦军主力决一死战。
    杨端和想想又奇道:
    “既是如此,昌平君又何苦来回奔波?”
    沈兵倒是知道原因,昌平君这是在为成为楚王做准备。
    不过沈兵当然不能说,何况他也不确定昌平君现在是什么打算。
    别说沈兵不确定,就是昌平君自己也不确定。
    原本昌平君是确定的,因为他认为只要有沈兵在秦军便战无不胜,因此振兴楚国就不会有希望,于是当然只能按沈兵说的那样做。
    然而,当他游说一圈回到项燕那时这个想法就动摇了。
    项燕问都没问昌平君游说的结果,因为他早就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倒是昌平君一脸惭色的叹道:
    “本君无能,无法从各族借到一兵一卒。”
    项燕回答:
    “非君之过,形势如此又岂是人力所能改变?”
    这话倒是说对了。
    有句话叫“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楚国的形势就是这样。
    当初项燕有望取得胜利的时候,各贵族都希望能分到一点胜利的果实,于是才出兵。
    而现在项燕基本没有获胜的希望,各贵族保自己封地还不及,哪里还会出兵将秦军这祸水往自家引?
    他们只希望楚王负刍在寿春能守得久一点,他们就有更多时间筑防做准备。
    所以这是由利益决定的,不管昌平君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无济于事。
    项燕没多说什么,他只是将昌平君引到案前,说道:
    “昌平君请看,这是秦军的布防。”
    昌平君看了后,就摇头叹道:
    “杨端和不愧是王翦置下头号大将,这布防可谓水泄不通,寿春危矣!”
    项燕却摇头道:
    “老夫以为并非如此。”
    昌平君奇道:
    “上将军何出此言?”
    项燕指着地图上淮河只说了两个字:
    “浮桥!”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丈夫下乡后[七零]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梨涡(骨科产奶1v1)顶级暴徒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