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唐朝好地主 第985章 全撸了

第985章 全撸了

    李世民把奏章扔在了地上,吹胡子瞪眼。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个温大雅。”李世民气的怒骂。
    其它几位宰相看到那密密麻麻的签名和手印,也是惊的说不出话来。他们早料到这摊丁入亩肯定会遇到阻挠,但却想不到反对的人这么多。汉京才多少京官?一千多人上书反对啊。
    他亲自弄出来的翰林院,亲自选出来的内相温大雅,居然是这反对的带头人。
    几位宰相都不说话了,反对的人太多,一千多京官三千多吏员啊,这新法虽好,可如果没人支持,也不行的。
    然后李世民却没有被这万人上书给吓住。
    他心头一股火在燃烧,每次改革,总是会遇到无数的阻力。这次的阻力是最大的,可越是如此,却越发的激发了他心底的那股子气。
    你们都反对,朕就会妥协吗?
    李世民抱起那些奏章就全扔到了地上,还往上踩了几脚。
    “陛下。”宇文士及惊呼。
    杨恭仁也连忙道,“陛下,莫意气用事啊,如此之多人上书,这可是大多数京官都反对这新法的。不可违背民意啊。”
    李世民冷笑。“谁说朕要违背民意了,温大雅他们这万把人就能代表了天下民心民意吗?”
    “可是万人上书反对啊。”宇文化及惊道,“这么多人还不能代表民意吗?”
    李世民呵呵一笑,眼露不屑。
    “谁说他们能代表民意?就算万人又如何,他们只不过是代表了大部分的官僚、地主、商人而已。”朝廷如果一味的只考虑他们的利益,那谁来考虑李唐的利益呢?
    谁来考虑天下百姓的利益,再说了,也不是所有的官僚地主商人都是反对新法的。起码,还有不少的官员也是支持朝廷新法的,还有李超等贵族们,也多数是支持新法的。
    他李世民并不是孤独前行,不是孤军作战。
    说着李世民直接拿起一支笔,“给我拿张纸来。”
    房玄龄道,“陛下,让臣来写吧。”
    “不用了,我直接写就好了。”
    宇文士及拿来纸铺上,杨恭仁磨墨。
    “陛下要写诏书吗?”长孙无忌问。
    “嗯,既然温大雅不能领会朕的想法,那也不适合留在翰林院了。”他本来是想一怒之下干脆把翰林院给撤除的,但冷静一下,又觉得翰林院还是很好的,能够分中书门下宰相之权。翰林院本身没错,错的只是他选用的人不对。
    几位宰相全都围在旁边,想看皇帝究竟要拟什么诏书。
    李世民提笔蘸墨,挥笔。
    一手漂亮的飞白跃然纸上。
    罢温大雅翰林学士承旨,罢颜思古、薛收等六人翰林学士之职。
    罢······
    皇帝笔走龙蛇,翰林院全院的官员,几乎都被罢免了。
    直接把翰林院的官员罢的差不多后,李世民停下笔,继续蘸墨。
    房玄龄等看到这一连串的罢免令,都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他们确实不太喜欢这个改革后的翰林院,觉得翰林院比枢密院还可恶。
    毕竟枢密院分的是兵权,而这翰林院却等于另一个中书门下。
    要是平时,他们也想废了这个翰林院,可是此时,皇帝一口气免掉这么多翰林官员,却让他们觉得这是一股暴风雨到来。
    李世民很专注,再次开始挥笔。
    “任禇遂良、岑文本为翰林院学士承旨。”长孙无忌念道,不由吸口气。
    褚遂良和岑文本都和马周一样被称为朝中年轻而位高的几位特殊大臣,马周更早进入中书为相,而现在,皇帝居然把褚遂良和岑文本也都委以重任。
    翰林院承旨学士,这可是号称内相啊。原来只有一个,现在变成两个了。这两个职位,甚至比现在的尚书省左右仆射还权重一些。
    “于志宁、孔颖达、李守素、许敬宗、虞世南、陆德明为翰林学士。”
    这翰林院算是换了一茬人了。
    “陛下,禇遂良和岑文本实在是太年轻了,就算要免去温颜薛几人,还不如请陈叔达萧瑀再次出山。”宇文化及道。
    但李世民却对于萧瑀陈叔达没太大的好印象,这两老头,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倔强了。而且这两老头比较保守,这次摊丁入亩的新法,更加激进一些。这两人态度,他摸不清楚。
    若是到时把人请回朝,结果却是两个反对新法的,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禇遂良和岑文本虽然也都年轻,而且这两人以前一个在西秦一个在南梁为官,但两人的能力和马周一样都很不错。还有一个用他们的原因,是这两人也和马周一样,以前在李超手底下干过,他们更适应李超的那一套新法。
    李世民这次换掉翰林院的人,为的是推行摊丁入亩新法,而不是其它。
    六位翰林学士,李世倒是比较慎重一些,选用的多是他原来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这些人在学士府里算年轻的,虽也世族出身,但政治态度上比较偏向支持新法,甚至他们和禇遂良和岑文本一样,也有新党之称。其中岑文本、许敬宗还被称为李党。
    “陛下,翰林院大换血,动作太大了点吧?”
    “不如只先换温大雅?”
    “要不干脆就把翰林院撤了算了。”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却是直接提出了一个大胆提议。
    几个人还在那里争论着,可李世民已经把诏书写好了。他对几位宰相道,“你们增减润色下,然后署名用印,把诏令发回汉京吧。”
    看着那封笔墨未干的诏书,几位宰相都有点犹豫。这诏书一发,皇帝的态度就明了,中书门下的态度也明了了,到时汉京那边会是什么反应?
    天下会是什么反应?
    长孙无忌第一个走了上前,提起笔,在后面署上自己尚书左仆射之名。房玄龄见此,也只好上前署名。
    一个个的名字署上。
    李世民对着诏书满意的点头。
    “很好,马上发出吧。”
    房玄龄犹豫着道,“此时此刻,陛下是否先回汉京,西征之事交予大将即可。”
    “不用,汉京那边有杜如晦马周魏征他们辅佐太子,出不了事。亲征西域计划不变,待暑热一退,大军立即西进。”
    长孙无忌过来道,“陛下,那是否需要给李超下一道旨意,让他回京辅佐太子。有李超在京,局面肯定能稳住。”
    李超的本事,是每个宰相都深知并承认的。
    其实刚才皇帝免掉温大雅内相之后,几位宰相都想的是请李超出来担任。不过李超本事是摆在那的,不过考虑到他那态度,还有皇帝对他的态度,几位宰相又说不出口。
    但此时皇帝不肯回京,汉京还是需要一个能镇住场面,掌控局势的人。
    李超,无疑是那个最有威望,也最有能力的人。
    “据朕所知,李超和程咬金两个组了船队,已经跑到辽东半岛去打劫去了。就算朕去召,他也暂时回不来。况且,李超那态度,朕就算下旨相召,他也不会应的。”
    “陛下,可是杜公最近恶疾发作,不能视事。朝中只剩下马周、高士廉、魏征三位宰相。马周太年轻,高士廉老迈,魏征虽明谏无私,可处理庶政的能力却一般。褚遂良和岑文本都非常年轻,老臣是担心,陛下远征在外,朝中太子年幼,无老成持重之大臣辅佐,怕是朝中出乱子啊。”
    房玄龄劝道。
    李世民认真的考虑了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算了,不召李超。”
    汉京。
    皇帝使者自长安而来。
    骑士刚进长安,消息已经风一样的传播开来。
    “陛下的使者入京了。”
    “是啊,看来马周要免职了。”
    “估计是贬官,不会直接免职吧,好歹他也是个宰相啊。”
    “他是宰相,可还敢提出那样的恶法,不免他免谁?”
    “但我听说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是赵国公提出来的啊。”
    “就算不是马周自己想到的,可也是他向朝廷提出来的,他可是李党骨干。”
    这些说着幸灾乐祸之语的,都是那些官员地主商人们,他们反对新法,乐于见到马周倒台。
    而汉京城里,也还有许多支持新法的人。尤其是那些地位比较低下的贩夫走卒农夫们,如果真的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法,那他们以后的负担就要低的多。
    尤其是那个以钱代役,役钱入亩这一条,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租庸调规定他们一年得服二十天免费劳役,但这二十天只是指服役的时间,路上时间不算。甚至服役时还得带干粮。
    如果服役的地方远,有时可能要耽误一两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超期服役也是常有的事情。
    役是比税更沉重的负担,而如果按外面流传的新法所讲,以后役都是固定的,然后折为钱,摊进田亩之中。田少,地丁钱就少出,没田甚至不用出。
    对许多人普通百姓来说,家里地少,纳的税却不少,甚至以后儿女长大成丁了,没田少也得纳一份税,服一份役。
    而如果真的按新法,他们的税少了,役没了。甚至儿女长大了没田分也不要紧了,因为可以去工坊商铺做工,一样有工钱拿,还根本不用再纳税再服役了。
    “新法要夭折吗?”
    “太可惜了。”
    “这可是真正对我们百姓好的税法啊。”
    “哎,再好的税法有什么用,那些官僚地主们都反对啊。”
    “马相公可惜了,这是个好人。”
    “是啊,李相公下野了,本来还有个马相公,可现在,马相公也要下野了。”
    “好人怎么就总没好报呢。”
    翰林院。
    皇帝使者入京的消息也迅速传到。
    “陛下的使者回京了。”颜思古笑着到温大雅的公房里,“看来我们那封奏折起效果了。”
    温大雅哈哈大笑。
    “通知翰林院的所有官吏,随我一起到大堂迎接天使!”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丈夫下乡后[七零]日久成瘾(糙汉,卧底,1v1,高H)梨涡(骨科产奶1v1)顶级暴徒万人迷她倾倒众生[快穿]耽美女配拒绝黑化[快穿]末世女穿进武侠世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