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1444,拜占庭再起 第321章 帝国文官制

第321章 帝国文官制

    第321章 帝国文官制
    光阴流转,日月如梭,和风细雨中,1472年的秋天如期而至。
    天气已经渐渐寒冷,海风中透着一股凉意,一位青年骑着马,缓缓走在下山的小路上,道路并不陡峭,温顺的母马也十分稳健。
    山间风景美如画,山腰的绿树和山顶的白雪相映成辉,夕阳西下,晚霞的辉光更是给白雪皑皑的山顶镀上了一层黄金。
    这里是奥林匹斯山,万神之山,古希腊神话的圣山,据传说,这座山曾是众神的居所,人迹罕至的中部主峰则是众神之首宙斯的宝座。
    罗马皈依基督教后,多神教地位大不如前,到15世纪末期已经基本消亡,这座圣山也成为一座位于帖撒罗尼迦附近的普通山脉,成为色萨利大区和南马其顿大区之间的界山。
    几年前,皇帝在君士坦丁堡设立皇家科学院,资助维内托·维托里奥发明望远镜,并答应了他的请求,将为他修建一座天文台,用以天文学研究。
    维内托跑遍了整个帝国,反复考察各地情况,只为挑选出最好的观测点。
    也许是喜欢这里的风景,也许是认为这里与巴尔干第二大城市帖撒罗尼迦很近,也许是受到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认为这里是“光之处”,是距离神国最近的地方,维内托最终选择了奥林匹斯山,准备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山腰上建造天文台。
    天文台耗资不少,皇帝也对这种科学研究十分重视,哪怕鏖战正急,也并未让天文台的建造受到影响,一辆辆马车拖着各种建筑材料爬上山腰,一个个奴隶将大理石安装在基座上,一位位建筑师为天文台贡献自己的才华。
    就在去年,奥林匹斯天文台正式竣工,居住区,研究区,观测区,小教堂……一应俱全。
    天文台落成后,山脚下的小村庄迅速迎来发展,村民们会为天文台定期提供粮食和各种补给,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也喜欢在闲暇时期来到村里,在酒馆中小酌几杯,听听吟游诗人的诗歌,听听老酒客们胡编乱造出来的传奇故事。
    天色渐暗,山脚下的村庄亮着灯火,空气中似乎也飘散着淡淡的酒香和食物的香气,年轻人精神一振,拍了拍马背,小跑起来。
    村子越来越近,农田和畜栏多了起来,村口的水井边,农夫挑着水桶走回家中,路边的田地里,几个孩子围成一堆,追逐嬉闹,他们会在晚上负责看守葡萄田和橄榄田,但提防对象可不是小偷,而是鸟兽。
    这里民风淳朴,如果路过的旅客口渴了,想摘几串葡萄吃,那是不算偷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皇帝不喜欢搜刮民财,多年的轻徭薄赋让东罗马帝国的百姓过上了从前难以想象的美好生活,肚子填饱了,才会有人关注文明和文化,法治与道德。
    “赫里斯,要不要尝尝我家的葡萄!”
    孩子们发现了年轻人,一个大孩子挥动着手中还剩半截的熏火腿,含糊不清地冲他叫喊着。
    “你上次说,我家的葡萄不如老约翰的好吃,这一次我们用了骨粉肥料,看看如何?”
    “改天吧!今天我想喝酒!”
    赫里斯也大声吼着,冲孩子们挥挥手。
    “山里冷,可别喝醉了,小心冻死在半路上!”
    孩子们一阵大笑,冲赫里斯做个鬼脸,跑开了。
    赫里斯笑着摇摇头,径直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将马匹拴在柱子上,推开酒馆的门。
    酒馆里很是热闹,一切如常,回家的猎人拎着血淋淋的野兔和酒馆主争论着价钱,酒客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木桌前,冲女侍者开着粗俗不堪的玩笑,每个人的手里都捧着一大杯浑浊的麦芽酒。
    赫里斯显然也是酒馆的常客,老态龙钟的酒馆主隔着吧台冲他微微点头,几名醉醺醺的酒客也向他大声打着招呼。
    赫里斯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很喜欢这种气氛,也微笑地环顾四周,却发现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一位身材高大的陌生人审视着他,从头到脚地将他打量了一番,目光中透着骄傲和不屑。
    “什么时候,蛮荒之人也能到罗马人的酒馆里喝酒了?”
    正欲走向吧台的赫里斯皱了皱眉,没有理会他,可陌生人却横跨一步,挡住了他的去路。
    “问你呢,蛮子。”
    陌生人打量着他略微奇特的五官和偏深色的皮肤,嘴角微微翘起。
    “你是从哪里来的野种?”
    “印度?刚果?古巴?新色雷斯?”
    酒馆中的气氛凝滞下来,酒客们注视着两人,有些人眉头紧蹙,有些人满不在乎,还有些人则吹起口哨,等着看一场好戏。
    赫里斯没有回答,面色平淡,似乎在等待着陌生人的让路。
    “喂,你——”
    “行了,你出去吧,这里不欢迎你。”
    酒馆主的沧桑的嗓音响了起来。
    “说的就是你,金发人。”
    酒馆主看着陌生人金灿灿的长发。
    “你问他从何而来,你又从何而来呢?”
    “我?我可是从热那亚而来,最尊贵的皇帝就有一半的热那亚血脉!”
    陌生人对酒馆主的偏袒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据我所知,热那亚共和国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早在多年前就被法兰西人打垮过一遍,好不容易提高了自治权,现在好像又要被米兰暴君发兵攻打。”
    酒馆主淡淡地说。
    “你该不会是逃难过来的吧?”
    见陌生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酒馆主摸出几枚铜币,清点起来。
    “你应该庆幸自己是热那亚人,而不是威尼斯人,不然估计活不到现在。”
    “看在先皇后凯瑟琳的份上,也看在你们当年帮助我们收复首都的份上,我们可以接纳热那亚人,但你们得遵守我们的规矩。”
    酒馆主把清点好的铜币抛给了他。
    “离开吧,我不收你的钱,下次记得注意。”
    陌生人接过钱,脸色一阵变幻,咒骂一声,灰溜溜地离开酒馆。
    “谢谢你,老里克。”
    赫里斯走近吧台,递上一枚金币。
    “还是老样子,要雅典的茴香酒,还有渍柯拉果。”
    “多了。”
    老里克头也不抬,为赫里斯倒上一杯茴香酒。
    “渍柯拉果没有了,椰枣干行不行?或者盐渍橄榄?”
    “行,椰枣干吧,多的也不找了,当做谢礼。”
    赫里斯接过茴香酒和椰枣干,环顾四周,找了一个没人的座位,坐了下来,喝一口酒,快活地舒上一口气。
    “你……”
    一个声音从身边响起,赫里斯扭过头,依然是陌生的面孔,又是一头金发。
    赫里斯有些恼怒,他不喜欢惹事,但几次三番的挑衅终究还是让他烦不胜烦。
    “怎么?又是个热那亚人?”
    赫里斯瞪着他。
    “抱歉,我只是想谈谈……看你的样子,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可能也是和我抱着同样的目的……”
    金发年轻人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再说,我也不是热那亚人,我是米兰人……三年前渡海南下西境边疆区,皇帝称我们为拉丁语罗马人。”
    米兰人友好地笑了笑。
    “我也有些好奇,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见赫里斯还是有些烦躁,米兰人有些尴尬。
    “抱歉,我没有别的意思……”
    赫里斯再度饮下一口酒,吐出一口酒气。
    “我的父亲是罗马人,母亲是新色雷斯的科伊桑人,六岁时被父亲带到这里,又被抛弃,随后接受了阿莱克修斯皇子的庇护,在保加利亚长大,接受学习,满意了?”
    “真够传奇的……”
    米兰人有些惊讶。
    “听说新色雷斯遍地都是黄金象牙和钻石,是真的吗?”
    “我怎么知道,从记事起就在这里了,一直到现在,马上十五岁了。”
    “你还没成年?”
    米兰人严肃了起来,看着赫里斯高大的身材。
    “我母亲说,十六岁之后才能喝酒,你不能多喝。”
    赫里斯有些好笑,没有理他。
    米兰人有些遗憾地摇摇头,将杯中的麦酒一饮而尽。
    “你是干什么的?看样子,应该挺有钱的,连茴香酒都喝得起。”
    “山上下来的。”
    赫里斯喝完酒,又要来一杯。
    “奥林匹斯天文台,学徒。”
    “天文台?真厉害。”
    米兰人眼神一亮。
    “我路过拉里萨时,去听了听拉里萨大学的学生演讲,他们说,奥林匹斯天文台的维内托院士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土星了,是吗?”
    “是的,不过我感觉他的结论可能存在谬误。”
    赫里斯见米兰人并无敌意,本性爱热闹的他也放开了话匣。
    “维内托院士认为,土星其实是三颗星球,互相环绕,这才组成了光环。”
    赫里斯思考道。
    “陛下得到了维内托院士的报告,但显然对他的结论不太认同,要求他继续研究。”
    “那你呢?”
    米兰人听得云里雾里,没怎么明白。
    “我?我就是个干杂活的学徒罢了,说实话,我其实对这些东西不怎么感兴趣。”
    赫里斯摇了摇头。
    “我更想和人打交道,而不是星星。”
    “但是,维内托院士对我们不错,我也没什么理由辞职。”
    “而且,这个职位是阿莱克修斯皇子为我介绍的,我也不想让他伤心。”
    “只要你为帝国做贡献,皇子殿下怎么会伤心呢。”
    米兰人喝完麦酒,咂咂嘴。
    赫里斯见状,招招手,也为米兰人要来一杯茴香酒,把椰枣盘推向他。
    “多谢多谢!”
    米兰人嘿嘿笑着。
    “我还以为你也是来赶考的呢。”
    “赶考?”
    赫里斯挑了挑眉。
    “考什么?”
    “你还不知道吗?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的报纸都刊登了,《每日纪闻》上也写得明明白白。”
    米兰人从包裹中掏了掏,摸出一份皱巴巴的报纸。
    “喏,最新一期的《迦太基月刊》,送给你了。”
    米兰人大度地将报纸递给赫里斯。
    赫里斯接过,细细看了起来。
    “新征服的土地太多了,皇帝准备扩大政府部门,同时进行一些改革,将采用考试制度选拔文官,主旨就两个,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米兰人一边喝酒,一边讲解道。
    “马上就会举行第一次文官考试,考场设置在君士坦丁堡,总共有两千六百多个职位,考试文字可选,一共三种,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
    “必考科目有五科,分别是希腊文学,法律学,地理学,历史学和农学。”
    “选考科目有很多,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拉丁文学,自然哲学,化学,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语种,什么纳瓦语,印度语,波斯语都有,这是殖民部和外交部的特殊要求。”
    “必考科目每个人都得考,但职位却是根据单科成绩录取的,不要求你全部都会。”
    米兰人说着。“比如说,如果你在农学考试中获得满分,就算其他科目都是零分,你也会被录取到农业部门或农业研究所去。”
    “一些重要部门的要求可能高一些,比如行政部门,希腊文,法律,历史和地理都不能太低。”
    “选考科目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每个部门要求的科目不同。”
    “我就准备在希腊文,拉丁文和历史学上多下功夫,希望能进入教育部门。”
    米兰人兴致勃勃地说。
    “理论上,所有具备罗马公民权的国民都可以参加考试,但真正有能力参加的估计只有少数人,还多位于大城市。”
    “现在皇帝有钱,准备大量开设学校,提升国民素质,加强文化教育,大城市会建立全日制学校,在主日学校中接受早期教育后,部分优秀者会被送进全日制中学,全日制中学的优秀者会进入高等学府,经费一部分由富商贵族捐赠,一部分由中央提供。”
    “皇帝还会设立皇家奖学金,为那些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的学子提供帮助。”
    “至于军事学校和神学院,那是不同的体系,我们估计是不可能的。”
    米兰人见赫里斯看得出神,继续说道。
    “文官考试共分三次,第一轮考试会根据成绩将学子分成几大类,分配给各个用人部门,再由他们来进行第二次考试,从而选拔出最符合要求的人才,而非综合成绩最高的人才。”
    “第三次考试是终试,皇帝亲自出题,其实在这次考试之前,你的去处就已经定好了,但也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皇帝对你的看法。”
    米兰人顿了顿。
    “毕竟,在这个国家里,皇帝说了算。”
    “最后还有面试,检验实践能力,有些人开玩笑说,如果你想去农业部,很可能会被拉到田里辨别作物,以及处理病害的方法。”
    米兰人笑了笑。
    “这是第一次考试,还处于实验阶段,录取标准可能会很低,我一定得去试试。”
    “上面说,教育大臣巴尔萨蒙已经印发了一些考试题型?”
    赫里斯抬起头,看向米兰人。
    “是啊,每个主日学校都有,报纸上也有。”
    米兰人又伸出手,从包里掏出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
    “历史学考题三,请讲明布匿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对后世的影响。”
    米兰人念着。
    赫里斯想了想,不太会,摇摇头。
    米兰人咕哝一声,翻出第二张纸。
    “这是教育部的复试题,基本上主观性很大了。”
    “历史教育学考题二,根据确切研究发现,无论是生活在新色雷斯的科伊桑人还是生活在新罗马的特拉斯卡拉人,都跟罗马人拥有同一个祖先,同宗同源,只不过都曾误入歧途,我们应该将他们重新引入双头鹰旗帜的照耀下,让他们学习上帝的文字和语言,请讲明你的教育方法。”
    “不会,不过题目不错。”
    赫里斯有些欣慰地点点头。
    “历史教育学考题五,伊萨克皇帝教育我们做人诚实,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简述你的教育方法。”
    见赫里斯还是摇头,米兰人一叹。
    “你看看,啥都不会,这怎么行呢?”
    米兰人想了想。
    “不过你其实也可以参加考试,现在到处缺人,只要重点科目勉强能达标,估计肯定有职位。”
    “没有年龄要求吗?”
    赫里斯满眼放光。
    “皇帝缺人,把成年标准降低了一岁,现在,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可以担任下级文员,也就是抄写员之类的,十八岁以上就全无限制了。”
    米兰人耸耸肩。
    “不过,我劝你还是不要贸然做出决定,天文台的学徒已经是很不错的职位了,你去行政部门,不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薪水。”
    “而且,说不定还会受到歧视。”
    赫里斯眼光闪烁,没有直接回答。
    “听说过新罗马的大主教瓦伦斯吗?”
    “没有,怎么了?”
    米兰人不明就里。
    “他是个阿拉伯裔,据说,也是因为特殊的身份而遭到了破格提拔。”
    赫里斯说道。
    “皇帝意图同化,也许会给我更多的机会呢?”
    “也许吧,第一次文官考试还有三个月,你可以借此机会准备一下。”
    米兰人说道。
    “下个月,帖撒罗尼迦城会设置报名点,报完名后,我们一起去君士坦丁堡,如何?”
    “好!我还是不喜欢观测星星,为帝国做贡献,阿莱克修斯皇子和维内托院士一定也不会反对的。”
    赫里斯重重点头,扔下酒杯,冲出酒馆。
    外面已是满天星辰,赫里斯骑上骏马,向村东头的驿站奔去。
    天气微寒,赫里斯却心头火热,借着酒劲,纵马狂奔。
    “赫里斯?”
    驿站外,皇家科学院的天文学院士维内托看见赫里斯,楞了一下。
    “也来寄信?”
    “不,老师,我知道您来寄信了,是来找您的。”
    赫里斯翻身下马,躬身一礼。
    “哦,那正好,天色晚了,我们一起回去吧。”
    维内托点点头,骑上马。
    见赫里斯固执地站在那里,维内托有些不明所以。
    “怎么了?”
    “不跟我回山里了?”
    赫里斯点点头。。
    “老师,我不想回去了。”
    “赫里斯,你跟我在一起,不高兴吗?”
    维内托关心地问,还以为自己的学徒有什么心事。
    “高兴……就是有点不轻松。”
    赫里斯低下头。
    “我想了想,还是不喜欢枯燥的生活,不喜欢看星星,我想去参加文官考试,想去大城市,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维内托沉默片刻,笑了笑。
    “你应该知道,当初是阿莱克修斯皇子要求陛下为你们提供帮助,你又是最好学的一个,这才来到了天文台,一般人还进不来的。”
    “是的,对不起。”
    赫里斯低声说道。
    “人各有志,我不拦你。”
    维内托点点头,掏出钱袋,递给赫里斯。
    “这是你这些年的薪水,拿去买书吧。”
    “老师……”
    赫里斯接过钱袋,看向维内托。
    “我认识几个学者,他们正在编写教材,到时候你肯定得跟他们打交道,报我的名。”
    维内托摸了摸赫里斯的脑袋。
    “他们都是一群死硬者,不会因为你曾是我的学生而给你什么优待,但肯定会让你享受到普通罗马学子同等的待遇,这是为了避免你受欺负。”
    “谢谢老师,我——”
    赫里斯有些感动,一时间竟有些犹豫。
    “去吧,祝你考试成功。”
    维内托冲赫里斯眨了眨眼,策马离开。
    ……
    君士坦丁堡,大皇宫,书房内灯火通明,以撒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向三位官员。
    三位官员都穿着自己设计的官服,居中一位老者佩戴着金质双头鹰胸章,双头鹰两眼闪亮,利爪下抓着权杖,这是帝国宰相,伊苏尔特。
    居左一位则佩戴着银色双头鹰胸章,双头鹰的两只利爪下抓着书本,这是教育大臣,巴尔萨蒙。
    居右一位也佩戴着金质双头鹰胸章,但右眼闪亮,左眼黯淡,这是主管东方事务的副相巴西利厄斯。
    大土耳其战争结束后,面对大量的新征服领地和新归顺人口,以撒原本就不太完善的行政系统顿时出现了问题,借此机会,以撒准备对政府部门进行改革,同时扩充教育部门,为行政部门提供人才,推行文化同化。
    实际上,曾经的东罗马帝国拥有比较不错的行政机构,但在科穆宁王朝时期走向衰微,开始逐渐从“公天下”转为“家天下”,大量的世家子弟把持政权,底层人民缺少晋升的机会。
    科穆宁王朝的这种体制在表面上增强了皇室集权,但实际上,官僚世家的坐大反而挑战了皇权,造成了一系列问题,这些世家子弟对贪污腐败,卖官鬻爵和苛捐杂税样样精通,行政效率十分低下。
    以撒的行政部门同样存在这些问题,长期采用“恩赐官僚制”,各个部门的职员由皇帝和上层官员直接任命,从长远上来看,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的东罗马帝国正当盛世,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问题会层出不穷,后来的皇帝会被这些貌似忠诚的贵族官员蒙在鼓里,对民生疾苦毫无知觉,甚至被当权官员架空乃至推翻,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现在,以撒不缺钱,应该做出改变。
    想要完全杜绝恩赐官员和贵族世袭是不可能的,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以撒死后,这些人会迅速反扑,反而导致功亏一篑。
    以撒想要的,是在保证世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基层文官体系,通过考试和考核来保证基层部门的高效和廉洁。
    当然,上层官员多半还是世家子弟,这是没有办法的,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如此。
    但是,一个强盛的帝国需要新鲜血液,也需要让底层人民看到希望,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一来,他们才会对这个国家怀着强而有力的向心力。
    以撒粗略制定了一套文官改革方案,在东罗马帝国自身行政系统的基础上,参考了东方王朝和大英帝国文官系统的一些优点,尽可能地使帝国政府相对高效。
    在这套方案里,基层文官属于“事务官”而非“政务官”,是政策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会将皇帝的命令始终执行下去。
    过上几十年,内部斗争会加剧,各大世家会争权夺利,内阁大臣很可能会在一次次政治斗争中不断垮台又重组,但一整套的文官系统不会受其干扰,不会因为内阁的变动而陷入瘫痪,不会因为政治斗争带来的动荡而导致人亡政息,组成一个“永不迭代的幕后政府”。
    此外,对于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必须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至关重要,一个孩子到底成长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教育,哪怕是一个纯正的突厥人,在君士坦丁堡接受一整套的罗马教育后,他也会成为罗马公民。
    一个来自草原的罗斯人,如果放任不管,哪怕他改说希腊语,笃信东正教,也依旧和这个国家保持着或浅或深的距离,和主体民族无法完全融为一体。
    来自海外的金子需要在刀刃上,推行文化同化之事刻不容缓。
    基层的主日学校,中层的全日制中学,上层的高等学府,全民皆可参与的文官考试制度……
    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大量金钱的,政府部门当然出不起,为了让更多孩子享受教育,以撒斥巨资设置了皇家奖学金,每年会把大量金钱用于推广教育,为贫寒学子提供救济。
    这些因为皇家奖学金而改变命运的孩子当然会对皇室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在很长时间内,他们将组成皇帝最坚实的后盾。
    当然,到了近代,教育的开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必然让皇帝跌落神坛,这是时代趋势。
    其实,阻止普通百姓参与教育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贫穷,当孩子也必须为了一个家庭而出卖劳动力,教育便无法开展,人口素质也无法迅速提高。
    以撒一直轻徭薄赋,主张藏富于民,通过海外掠夺而缓解国民压力,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让更多家庭能够供养起脱产的学子。
    最后便是殖民地同化,这也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手段和时间。
    当然,无论是文官改革还是考试制度,暂时都处于实验阶段,选拔人数和考试人数都非常少,十分不成熟,具有非常大的问题,需要在长时间的使用和磨合中渐渐解决。
    “我决定好了,你们将组成“三人委员会”,主导文官改革,先从安纳托利亚的考试选官开始,暂时不要在其他地方推广。”
    以撒说道。
    “是!”
    三人重重点头。
    1472年深秋,东罗马帝国开始文官改革,在安纳托利亚的新征服区试行考试选官制,同时大量开设全日制中学,推广教育,以皇家奖学金为坚强后盾。
    (本章完)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断奶(骨科 1v1)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人在超神,开局创世之力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美娱之花瓶影帝又被痴汉找上了(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