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买二手路虎的人
姜泽最近迷上电车,跟明星的脑残粉一样。
疯狂推荐姜宁买个电车,总之就是各种好。
姜宁觉的这哥被洗脑了,自己喜欢没问题,但要求别人喜欢甚至买就不对了,这有点狂热了,三十几岁的人了,大小也是个老板,还能被人忽悠成这样。
有点不太对劲。
认知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
姜泽认为电车才是未来,姜伟认为大老板就应该开路虎。
这玩意一旦陷入死胡同,就比较麻烦。
不撞南墙不会回头。
孔芳菲就是个例子,也被人忽悠瘸了。
结果一把火烧醒了。
姜宁对电车没偏见,本来也打算买个玩玩。
结果孔芳菲的新车着火将他劝退。
电车是不想了。
转了两天,没给冯雪买到车,姜宁自己买了两台车。
他的消费不多,衣食住行这些东西不了多少,对房子没有多大的兴趣,唯一的大额开销就是买玩具,直升飞机和汽车这些东西,两台车了小三百万。
办完提车手续,弟兄四个直接开着车回家。
姜泽和姜华开着面包车。
姜宁和姜伟开着新买的宝马。
以前都开的越野车,没怎么开过轿车。
总觉的这玩意视野不好。
坐姿也有点不习惯。
但加速是真快,零百加速还不到四秒,这都赶上电车了,一脚地板油踩下去,感觉要飞起来,比他的大奔好开,有种如臂指使的感觉。
姜宁开了一段,进服务区换司机。
顺便交下水费。
面包车也跟了进来,换了姜华开。
再跑一段,换车开。
姜宁和姜伟开面包,姜泽和姜华则开宝马。
开雷克萨斯真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这车四平八稳,和他的570一样,不紧不慢加速无力,没有明显的缺点,但也没有什么优点,不像大奔和宝马,把司机照顾的非常好,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驾驶习惯、
但这车把乘客照顾的很好。
坐着是真舒服。
出发时已经中午了,傍晚时分跑到了zgeq。
姜宁没打算开夜车,给后车打个电话。
就让姜伟下了高速,去县城住上一晚再走。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姜宁把三个哥哥都揪起来,在一片抱怨声中,吃过早饭上路,人多了尿也多,时不时进个服务区,晚上八点才到北安。
下了高速,姜宁就把姜伟赶下车去坐面包。
他开着宝马回农场。
该说不说,这车视野虽然很不好。
没越野车那么开阔。
但习惯了视野坐姿,实话比越野车要开着舒服。
尤其是跑高速长途,还是轿车更舒服。
六月份日子长,到了农场天还没黑呢。
姜宁把车停在楼下,冯雨和冯雪都过来看稀奇。
北安还没有敞篷车,甚至市城都没有。
这算是第一辆。
冯雨坐进去感受了一下,感觉挺憋屈:“坐着不舒服。”
姜宁道:“你是没习惯,习惯了跑高速比越野车舒服。”
冯雨说:“那也不实用,西北风沙太大,你见过谁买这种车啊,就算车停在车库,三天也会落一层灰,停外面更不用说,你这个要打开篷子停在外面,一会就得洗车。”
“洗就洗。”
姜宁毫不在意:“反正又不用我洗。”
冯雨问:“这个车篷怎么关?”
姜宁指了一下:“你按那个遮阳伞开关。”
冯雨按了一下。
后盖打开,顶篷升起来,扣在了车顶。
然后玻璃升起。
整个过程在二十秒左右。
冯雨啧啧称奇,点下车窗问:“怎么打开?”
姜宁道:“按上面那个开关。”
冯雨按了一下,车篷又打开。
感觉蛮新鲜的。
忽然有点来了兴趣:“我开着转一圈。”
姜宁当然没意见了:“去吧!”
冯雨说:“你上来坐副驾驶,这个我都不会挂档。”
姜宁就上了副驾驶,给她教。
先把坐椅调了一下,他是大个头,坐椅都是放到最低。
不调坐椅,冯雨坐车里都快看不到前面的路。
脚连油门都够不着。
调好坐椅。
冯雨打火挂档起步,在院子里调个头。
开出别墅院子,顺着外围园林区域的道路往外开。
一边开一边说感受:“太别扭了,感觉像是躺着开车一样。”
姜宁点头:“习惯了就好了。”
冯雨又说:“这个油门太灵敏了,比大g要灵敏,我才轻轻碰了下就往前蹿。”
姜宁道:“这种玩具车油门调校的肯定比越野车灵敏的多。”
冯雨一边说着感受,一边慢悠悠往前开。
前方路口,拐个弯就出了别墅外围园林区域。
冯雨没有再往前开,调了个头开回院子。
冯雪就坐在草坪里看着,没离开。
冯雨下车,让冯雪也试一下。
冯雪就试下了,也开着溜了一趟。
姜宁坐在副驶全程指导。
回来时天已经擦黑。
姜宁把车开进地库,关上了顶篷。
第二天开去办公楼,员工都下来看稀奇。
这玩意太稀罕,好多人都没见过实车呢!
围观一阵。
预算员忍不住问了一下:“老板,能试驾下吗?”
“小心点,别撞了。”
姜宁也不小气,在他眼里汽车就是个工具或者玩具。
从来就没把车当宝。
大伙兴奋起来,纷纷给老板点赞。
都是挣工资的,大多数人这辈子也没机会摸一下奔驰宝马的方向盘。
得亏老板大方,才能让大家过一把瘾。
体验一下开豪车的感受。
老板的大奔大伙都开过,只能说相当nice!
但逼格更高的敞篷车还没开过呢!
如何能有兴奋。
于是,姜宁的宝马刚买回来就成了试驾车。
办公楼上的员工轮流开出去兜风。
当然不会跑的太远,只在办公楼附近转一圈就回来。
试驾还没结束,姜华也来了。
把面包车送了过来。
于是大伙又纷纷试驾面包车,上百万的面包车。
感受就是不同。
纯纯心理作用。
最后孔芳菲看不下去了,把人都赶走。
让司机把车开过去上牌。
除了570,姜宁买的其他所有车都上的农场户。
姜宁上楼转了一圈,下楼开车去县里。
下午,两辆新车上好了牌照。
姜宁新鲜劲还没过,开着新玩具巡视领地。
正在干活的工人看到了,纷纷驻足看稀奇。
群里早有人发过图片了,都知道老板买了两辆新车,打工人体验不到老板的幸福,但看个稀罕还是可以的,好多人觉的,这玩意跟拖拉机没有区别。
农村的拖拉机也没顶篷。
工人们看稀奇。
姜宁也看到了稀奇,转到麦田旁边时,看到大姨父陈学峰和几个工人烤麦子。
停车下去问了一下:“你们这在干嘛?”
“烤麦子。”
陈学峰递给他一个烧的黑乎乎的麦穗,说:“尝尝。”
姜宁接过来瞧了瞧,见这玩意烤的焦糊糊,问:“这能吃吗?”
陈学峰就笑了:“你们这些小年轻就没吃过好东西,很好吃,你尝尝。”
姜宁就问:“怎么吃?”
陈学峰给他演示了一下,拿了一个黑乎乎的麦穗放手里搓了两下,把皮搓了下来,然后吹了两口,将烧焦的麦糠和黑灰吹掉,只剩下了绿油油的麦粒。
然后扬进嘴里,嚼着吃。
姜宁有样学样,把麦穗放手掌心,两掌并拢用力搓了两下,麦糠就被搓下来,然后吹了几口,将麦糠和黑灰吹干净,只留下绿油油的麦粒。
掌心黑乎乎的。
姜宁也不在意,把麦粒扬进嘴里嚼了两下。
顿时眼睛一亮。
别说,真的很好吃。
有一股从来不曾尝到过的独特的香味。
“确实挺好吃。”
姜宁扒拉了下,火堆旁有不少烧的焦黑的麦穗。
拿了几个一起搓了,嘴对上去吹。
陈学峰道:“青麦子快长饱的时候用火烤了最好吃,你们年轻一辈没在农村待过,好多东西都没吃过,不过最好吃的是青稞,你尝尝这个。”
姜宁把手里的麦子吃下,去过麦穗瞧了瞧。
这个麦穗明显和之前吃的不一样。
麦穗细长,比之前的麦穗长的多。
姜宁问道:“这是青稞?”
陈学峰点头道:“青稞磨面不行,面粉不如麦子的,我们这的人都不吃,以前种了都是卖给酒厂酿酒,藏地的人吃这个,不过烤了比麦子香。”
姜宁搓掉吹净,果然不一样。
没有麦子圆润,比麦子细长。
尝了一下,味道确实挺独特,有一股独特的香味。
姜宁问道:“还有没有?”
一个工人说道:“这玩意就是麦种里面没筛干净的,麦地里也不多,没找到多少。”
姜宁还挺可惜,烤青稞的那股香味确实独特。
吃了还想再吃。
可惜没了。
把烤熟的麦子分着吃掉。
姜宁又去地里拨了一些,回来放火上烧。
陈学峰在一旁指点:“注意火候,麦穗烧黑就差不多了,不能烧的时间太长,五六分熟就能吃了,不然把里面的麦子烧焦可就没法吃了。”
姜宁道:“麦杆烧断掉火堆里了。”
陈学峰道:“麦杆烧断就可以了。”
姜宁连忙把掉火堆里的麦穗扒拉出来,搓掉吹干净尝了下。
确实刚刚好。
热的比冷的更好吃。
吃了会烤麦子。
手是黑的,嘴也是黑的。
甚至两个脸蛋也沾上了黑灰。
姜宁瞧瞧大姨父和几个工人,就觉的生活美好。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没大城市光鲜,但别有一番味道。
姜宁不喜欢大城市,他就喜欢这种真实的生活。
洗了下手,把嘴擦了擦。
亲自去找青稞。
大姨父和几个工人则参观他的新玩具。
陈学峰还要了钥匙,亲自开着体验了一下。
姜宁转了一圈,拔了一把子青稞。
这玩意儿确实不多,比较少。
但这么大麦地,总会有一些。
这玩意和麦子长的不像,农场种的春八号是老品种,没有麦芒,青稞有麦芒,就算姜宁五谷不分,也能一眼认出来,还不至于把麦子认成青稞。
不过,他还是有认错的。
一个工人从一把青稞中挑出一根很独特的,说:“这是五春。”
姜宁问:“什么五种?”
工人说:“一个麦子的品种。”
姜宁惊讶:“这玩意不是青稞吗?”
工人道:“不是,麦子也有麦芒,五春就是一个有麦芒的麦子品种,你看这,麦穗长的这么壮实,比八号麦穗还粗,青稞都是细长的,这一看就不是青稞嘛!”
姜宁受教,这玩意和青稞长的确实不一样。
差异明显。
但刚才大姨父说麦子没麦芒,有麦芒的就是青稞。
他还以为所有麦子都没麦稞,只有青稞才有麦芒。
姜宁问道:“有麦芒和没麦芒的麦子有什么区别?”
工人道:“区别大了,八号是老品种,没有麦芒的保护,麦子快成熟的时候,粮食容易脱落掉到地里,尤其干旱的时候,麦糠会开裂,保护不住里面的麦子,稍微刮一点风,粮食就会撒到地里,对产量影响太大,所以后来都不种了,换成了新培育出来的五春,五春的麦芒能保护粮食不会脱落,还能挡麻雀,以前麻雀泛滥,吃麦子吃的狠,没有麦芒保护,被祸祸的不少,有麦芒保护,麻雀轻易吃不到粮食,这玩意太扎手。”
姜宁大为惊叹,忽然就觉的农业并不是他看到的那么简单。
里面是有大学问的。
没想到麦芒还有这作用。
是他从来没想过的。
老话说针尖对麦芒,这玩意长的比针还细,用手轻轻抚过,都能感觉到上面全是细密的倒刺,农人的手上都是老皮,不怕扎,但城里人不干活细皮嫩肉的,就很容易被割伤。
更不用说鸟类。
麻雀大抵是拿这东西没有办法的。
姜宁问道:“这麦子不好吗?”
陈学峰道:“也不能说不好,不过这些新品种虽然产量高,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以前的有些老品种磨的面好。春八号磨的面粉很白,不用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的麦子磨的面粉得加增白剂,不然磨出来的面粉不够白,有点发青。”
姜宁一边请教,一边将拔来的青稞全烤了。
几十棵青稞没多少,全搓了也就一把。
只够尝个味道。
姜宁有点意犹未尽,问:“姨父觉的麦子能收多少?”
陈学峰道:“不好说。”
姜奇不解:“不好说?”
陈学峰道:“八号其实产量并不低,以前产量低一是因为干旱,二是麻雀的祸祸,农场的这一季麦子长的很好,我以前种地都没见过麦子长这么高,麦穗长的也这么大,我估计亩产能有八百斤往上,不会比那些新品种产量低。”
姜宁道:“亩产能有八百斤,以后农场不用买面了。”
陈学峰点头道:“确实,现在吃的太好,不比过去,没有油水吃的都多,现在吃饭顿顿有肉,吃的面比以前少,亩产要有八百斤,五百亩麦子够一千人吃了。”
姜宁问:“明年能不能种一点大米?”
陈学峰道:“那玩意不好种,太费水了,而且我们这的人也没种过稻子。”
姜宁有点遗憾,要是再能种点大米就好了。陈学峰说起了兔子:“农场的兔子越来越多了,昨天都有兔子跑到麦地来了,你得想办法赶紧卖掉些,不然等到了年底,估计农场真装不下了。”
姜宁顿时无奈,这玩意不是他想卖就能卖掉的。
老话说物以稀为贵。
野兔子少的时候那是好东西,不少人都愿意点钱吃野味。
但多了可就不行了。
就算北安人天天吃兔子,怕也赶不上这些玩意的下崽速度。
除非大规模的外销。
可那几个引过来的加工厂虽然已经谈妥了投资,但具体什么时候要开工建厂,现在还没信呢,姜宁也有点捉急,打电话问了一下,说是投资商在筹措资金。
估计还得等上一阵。
姜宁没啥办法,只能等。
聊了几句,洗了下黑手黑嘴。
准备走人。
陈学峰跟过去,问:“这个车多少钱?”
姜宁说:“一百多万!”
陈学峰挺意外:“比你的大奔还便宜。”
姜宁道:“是比大奔便宜,不过这个玩意也就只能一个人开开,最多两个人,后面放个包包还行,坐不了人的,就是个玩具,不实用。”
陈学峰咂咂嘴:“你这玩具可够大的,一年还得不少钱。”
姜宁呵呵两声,开着车走人。
路上接到老杨电话,老同志来了农场。
要跟他商量美食节的事。
姜宁就去了办公楼,跟老头讨论了下。
老头打算把美食节定在下个周末举办。
还专门做了个宣传视频,到处发,姜宁也看了,做的相当不错,挺有水准的,孔芳菲这个专业持主人出镜配音,还借用电视台的专业剪辑设备精剪了一番。
相当可以。
姜宁这周六就要走,没时间参加。
老头说怎么搞,他只管点头同意。
反正也看不到。
下午全家农场聚餐,冯雪做了饭,让姜宁叫家人来吃饭。
姜宁打了电话,没人说不来。
难得冯雪有这个心,怎么能不给面子。
吃着晚饭,商量了一下出去的事。
除了姜宁三人,其他人都没出国经验,七嘴八舌的商量着应该带着什么,结果一听这不让带,那不让合的,都有些麻爪,没想到这么麻烦。
吃的都不让带。
饭吃了大半个小时,也商量了大半个小时。
都是听姜宁说,他怎么说就得怎么做。
吃过饭收拾完,去外面遛达。
那场大雨过后,最近天气又热的让人怀疑人生。
只有农场才能享受一分清凉。
众人分开活动,姜爸姜妈跟着大孙女,姜华和陈慧茹去园林区遛弯,姜宁和冯雨冯雪也在园林区遛弯,只不过走的不是一个方向。
姜宁想起了下午吃的烤麦子,说:“一会给你们弄点好吃的。”
冯雨说:“刚吃过饭,哪还吃的下啊!”
姜宁道:“就是尝个味道,保证你会喜欢。”
冯雨就好奇了:“什么好吃的?”
姜宁道:“烧麦子,吃过没?”
冯雨说:“我见过炒菜子,是一个东西吗?”
姜宁道:“当然不是,你说的那是炒粮食,我说的是烧麦子。”
冯雨问:“有什么区别吗?”
冯雪也竖起了耳朵。
姜宁道:“当然有了,烧麦子烧的是地里的青麦子,吃过没?”
冯雨不解:“麦子都没熟怎么吃?”
姜宁多少有点得意:“我以前也觉的麦子还没熟应该没法吃,可事实是,青麦子不但可以吃,而且很好吃,一会我给你烧一点你就知道了。”
冯雨点了点头,对吃的兴趣不大。
转了一圈回到别墅,姜宁开着冯雨的大g出去了一趟。
先去了趟菜地,拔了一大捆麦子。
真的是一大捆,有他的腰那么粗。
然后叫人给他找个袋子,装了一袋子柴禾。
回到别墅,看着他从车里取出来一捆麦子和一袋子柴禾。
姜爸姜妈是过来人,一看就知道他要干嘛。
姜华也没农村生活经历,问:“你拔这么多青麦子干嘛?”
张玉兰给给儿子解惑:“他要烧麦子。”
姜华懵圈:“烧麦子?”
张玉兰道:“青麦子可以烧着吃!”
姜华不解:“麦子都没熟呢吃那干嘛!”
姜有信说:“青麦子烧熟挺好吃。”
姜华半信半疑,但没有质疑。
没吃过就没发言权。
姜宁把麦子和柴禾拿到楼下青石地面上,准备生火。
大伙都围过来,好奇的看着。
众目睽睽之下,也不能显露神迹。
身上没火,就要了姜爸的打火机点火。
“得用一点纸,不然不好点……”
姜有信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柴禾被打火机直接点燃。
并且迅速烧了起来。
有点意外,但也没多想。
火烧起来之后。
姜宁就抓了把麦子,把麦穗放火上烧,一边转着烧,一边道:“我以前竟然不知道青麦子烧熟挺好吃,今天下午看到大姨父和几个工人烧麦子,吃了才知道这玩意挺好。”
姜有信说:“以前农村种地的经常烧着吃!”
麦子还是湿的,但也经不住火烧。
麦杆很快就被烧断,麦穗掉进了火里。
姜宁拿着一根树枝,把烧黑的麦穗扒拉出来。
先放一边。
姜有信拾起好几个麦穗,放在手里搓了两下。
把麦糠和黑灰柔掉,吹了几口气。
只剩下了绿油油的麦粒,自个尝了下。
很怀念的味道。
大孙女好奇的看着爷爷,也想吃。
姜有信就又搓了五六个,吹干净给她。
小丫头却不急,这个东西没见过,她不知道好不好吃,先拿了一个麦粒尝了一下,眼睛就亮起来,掰着她爷爷的手,想把麦粒全都抢过来。
“不要抢,不要撒掉了,我给你装兜兜里,你自己拿了吃!”
姜有信一边安抚着孙女,一边将麦粒给她装在兜兜里。
冯雨看的好奇,也想尝一下。
却不好意思抢小丫头的。
拿了一个麦穗,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
看着姜爸搓了一手黑灰,有点不敢搓。
“爸你来!”
姜宁喊过他爸,把麦子递给姜爸。
姜有信就拿着麦子,蹲在火边烧。
姜宁拿了几个麦穗,两手搓了搓,吹干净,才给冯雨:“你尝尝!”
冯雨伸过手来,等姜宁把绿油油的麦粒倒她手里,才捏了几粒送嘴里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有种从没尝过的清香,难以形容的清香。
“确实挺好吃!”
冯雨一边吃着麦子,一边点着头。
姜华尝了一个,也说好。
给陈慧茹搓了一个,陈慧茹尝了同样说好。
这玩意不像是辣椒,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青麦子烧熟后的那种独特清香没有人不喜欢吃的。
就是过程有点糟糕。
搓麦子不用说,弄的一手黑。
可就算是吹干净的麦粒,上面也沾着黑灰。
吃的少没问题,吃多了一样吃的嘴黑。
冯雨发现姐姐嘴黑了后,冯雪也同样发现冯雨嘴黑了。
互相指了一下,拿着手机打开摄像头看了一下。
就赶紧跑回屋拿纸擦嘴。
姜宁一边搓着麦子,一边说:“擦什么擦,一会再吃还得黑,吃完了再擦。”
冯雨瞧瞧婆婆,又瞧了瞧陈慧茹。
嘴上都有黑灰,干脆不擦了。
一大捆麦子也就看着多,其实没多少。
还有姜宁这个饕餮,更不会剩下。
冯雨也没少吃,第一次吃烧麦子,味道确实很不错,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但却不觉的肚子胀,不像饭吃多了人会撑的慌。
把火灭掉,卫生收拾完,天已经黑了。
……
周四,六年级的学生期末考试结束了。
毕业班的老师们却闲不下来。
还要阅卷。
冯雨已经请过假了,不参加阅卷。
准备处理一些其他的事,把工作交接一下,明天就不上班了。
周六就要出发,哪还有时间。
姜宁不让带太多的东西,三人一个拉杆箱足够。
带的越多,过海关就越麻烦。
周五正准备东西时,接到县里的电话。
项目市里过了,下一步要跑省城。
姜宁暂时没心情理这些事情,交待孔芳菲对接。
拿不定主意的,就请示老杨。
老杨也拿不定主意,给他打越洋电话。
至于县里付出了什么代表他才不想问。
市里拖这么久,无非是想占便宜。
不过那是县里的事,姜宁才不操心呢。
明早出发,晚上姜伟请吃饭。
在酒楼小聚了一下,大伯二伯两家都来了。
老辈们不放心,饭桌上交待了无数遍。
出去了要小心,平平安安回来最重要。
搞的仿佛要去阴曹地府旅游似的,生怕回不来。
没出过国门都这样。
对外面的世界除了陌生还是陌生。
好在还有姜宁这个有经验的,不然还真不放心。
周六一早,还是两辆商务车前往省城机场。
不过这次没用新城酒店的车,农场就有两辆大面包。
姜宁和冯雨冯雪坐了新买的面包,他觉的这车坐着比奔驰舒服。
奔驰面包底盘太硬,稍微路不平就巅。
相比之下,新买的这辆大面包表现要好上许多。
到了省城机场,还是同一样航班。
下午两点半飞到了京城,先去签证中心拿护照。
要不是还要拿护照,都不用来京城了。
直接从省城机场就飞了。
取回护照,到机场酒店安顿下来。
姜宁见了一个航司的人,沟通了一下行程安排。
这个航司不是东航南航那样的大航司,而是专门做商务包机服务的,除了包机外,还会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定制化服务,只要钱给足,什么都好办。
带着一家老小出行,和只身外出不同。
姜宁就订购了全套服务,包括到地后的车辆酒店安排和私人导游路线行程安排等,全都交给航司,航司已经安排人提前过去准备地接。
总不能到了纽约带着一家老小去打的。
在酒店歇了会,已经六点了。
去餐厅吃了饭,然后墨迹了一会。
七点半的时候,收拾东西坐上航司的车去机场。
到了机场,在专用楼过安检,办完各种手续后,直接坐车到飞机下登机。
航司给提供了一架湾流550,从外面看着就觉的小,上了飞机更觉的小,空间小,座位也少,远不如民航客机那么宽敞,但内部豪华程度不是民航客机能比的。
机舱几部有好几个舱室,有的是贵宾坐椅。
有的是大沙发,放平就是床,能睡觉。
还有私密包厢,办公睡觉都可以。
一对一的私人服务,和民航截然不同,上了飞机后,四名机组人员在登机口等着,热情欢迎大家登机,然后带着大家参观飞机的各个舱室,介绍舱室的功能。
以及飞机上提供的各种服务。
姜宁也是第一次登上公务机,跟家人一样,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不过他现在有钱了,心气不一样,就只是有些新鲜罢了,没别的感觉。
参观了下机舱,各自找座位坐下。
机组人员讲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后,就开始工作。
等所有人都系上安全带,飞机就开上跑道直接起飞。
不像民航客机,得等老半天。
姜宁和几个哥哥都坐贵宾舱,姜妈和四个儿媳侄媳带着孙女在小包厢里。
“有钱真好啊!”
姜伟看着飞机起飞,还感叹了下,然后问姜宁:“你不买个飞机?”
姜宁道:“我不是买了吗?”
姜伟一脸嫌弃:“你那也叫飞机?几百万的破玩意,只能在农场飞一下,还只能低超低空飞不能飞的太高,人家这才叫飞机,你要不要买一个?”
姜宁道:“你借我点钱我买一个。”
姜伟无力吐槽:“我要有钱就自己买了,还用借给你买。”
姜宁道:“那你不是在说废话嘛,这玩意好几个亿,我哪买的起。”
姜泽道:“农场一年挣那么多钱,买这个飞机小意思吧?”
姜宁道:“不要胡说,这飞机好几个亿,农场得三年才能挣这一架飞机。”
姜泽来了精神:“账不能那么算,你那农场效益好,贷上几个亿又不是什么难事,或者直接按揭,买飞机也可以贷款的,那些大佬买飞机也是贷款。”
姜宁那个无语:“别扯蛋行不行,我脑子被门夹了,才贷款买飞机,我又不像那些老板整天忙的飞来飞去,也不需要这玩意给我撑面子,贷款买这玩意有嘛?”
姜伟道:“有钱人谁不想买飞机。”
姜宁道:“你这话不对,有钱人多了,买飞机的才几个,再看那些买飞机的,看看那些人都干的什么行业,里面有多少骚操作,我又不需要这玩意抵税,也不用整天到处飞,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几个亿买这玩意,一年就飞那么几次,我包机不香嘛!”
姜伟说:“私人飞机是财富的象征。”
姜宁就批判他:“扯蛋,这都是你这种贷款买二手路虎的人脑补出来的,把那些钱太多藏不住的除掉,大多数有钱人恨不得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免的被当成猪杀,只有半穷不富的才装有钱人,要是照你的说法,我就该买个公务机来证明我很有钱?”
姜伟被他堵的说不出话。
这简直就是指着和尚骂秃子。
赤裸裸的打脸。
什么叫贷款买二手路虎的人……
好特么扎心呐!
姜泽却是大为赞同:“这话没错,只有穷人才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姜宁就算开个qq代步,谁敢说他不是有钱人,所以姜伟啊,你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了,回去赶紧把你那破路虎卖了,买个国产车踏踏实实做事,自身硬才是真的硬。”
姜伟就郁闷了:“大哥不说二哥,你懂个锤子。”
姜泽笑眯眯道:“锤子我是不懂,但我知道打肿脸充胖子,是成不了胖子的,不是开个路虎买个飞机就可以成为有钱人,等你有一个亿的时候,就像姜宁这种,还会在意我们这些穷人的看法吗?所以啊,抛开你那些穷人思维,走出认知的误区才是正经。”
姜伟反驳回去:“现在的人看人只看表面,你开个qq去谈生意,和开着大奔去谈生意能一样吗?你开个qq,指不定人家连门都不让你进。”
姜宁一听,就给他纠正错误观点:“你又说错了,伟哥啊,你从哪听的这些歪理,我这么给你说,农场现在兔子有点泛滥了,只要有人买兔子,你就是骑个破摩托车来,只要你能买十万只兔子,就是我的好客户,不然就算你开着劳斯莱斯来,一只兔子都不买,爱上哪玩上哪玩去,给我装什么逼呢!或者难道你觉的我会狗眼看人低,骑摩托的连农场大门都进不去?”
(本章完)
第154章 买二手路虎的人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
断奶(骨科 1v1)、
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
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
和同事相亲之后(1v1 双处 )、
人到三十,我家的豪门日常、
从海贼开始点燃火种、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