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我看到了一切 第26章 投产

第26章 投产

    第26章 投产
    江淼没有太在意税务核查的事情,毕竟他身正不怕影子斜。
    在公司总部交代黎子轩一些事情,然后他就送书雅去南湖农场的临时实验室。
    然后他才前往盐町村的养殖基地。
    皮卡车一到大门口,保安老林就按下开关,自动阻拦杆向上抬起来。
    姐夫和老爸正在带着三十来个员工,在新养殖基地的大门口。
    大门口已经盖上了红布,门口还有一连串的鞭炮,不过为了安全考虑,还有几个员工拿着水管和灭火器在一旁待命。
    “阿淼,你来剪彩。”姐夫递给他一把剪刀。
    “好。”
    在众人瞩目下,江淼剪了彩。
    与此同时,老爸也点燃了鞭炮。
    噼噼啪啪…
    鞭炮齐鸣,一众员工也鼓掌起来。
    等鞭炮燃完,江淼才拿起大喇叭:“今天是一个好日子,也是新养殖基地投入使用的日子,希望大家以后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让鳗鱼养殖基地做大做强,谢谢大家!”
    啪啪啪…员工们再次鼓掌起来,反正看在钱的份上,他们鼓掌得非常热情和卖力。
    养殖场的经理办公室内。
    江淼拿了一瓶矿泉水坐下来。
    姐夫将开口说道:“我们这几个月采购的成熟鳗鱼,已经将所有的露天鱼塘排满了,一月份就有三万条鳗鱼达到变性繁殖的标准,预计可以达到每五天产出760万尾玻璃鳗的产能。”
    “阿淼,这个产能会不会太高了?”老爸有些担心。
    江淼摇摇头:“不大,国内每年至少需要100吨玻璃鳗鱼苗,我们现在每月的产能差不多是4.5吨,一年才54吨,还不到国内需求量的一半。”
    紧接着江淼又说了一下销售部在各地反馈回来的一些情况:
    “我从销售部了解到的消息,目前由于鳗鱼苗价格下跌,加上我们散播出去的玻璃鳗养殖技术和海雪饲料,导致很多鳗鱼养殖场的养殖成本下降,他们认为养殖鳗鱼有利可图,因此都在扩大养殖规模。”
    “其中潮汕地区和闽南地区的养殖规模,今年估计要扩大一倍,其他地区还没有跟进,但估计也快了。”
    姐夫询问道:“阿淼,那你的想法是?继续扩大规模?”
    “是的,过年之后,再从周边的几个村租鱼塘,我们计划将规模,再扩大一倍。”
    “一倍?会不会太激进了?东瀛鹿儿岛鳗鱼公司不是买了我们的技术?到时候…”姐夫被吓了一跳。
    江淼非常肯定地解释道:“姐夫,你要清楚,东瀛人就算是掌握了人工繁殖鳗鱼的技术,他们也没有办法在国际市场上和我们竞争,因为双方在生产成本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倒不是江淼看不起东瀛人,而是双方国情导致的残酷现实。
    国内在水电成本、基础服务、人力成本、饲料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而东瀛在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优势的,特别是鸭拓草这种提供必要营养素的饲料,没有办法通过人工营养素替代,要么采集野生的鸭拓草,要么人工种植。
    以东瀛农业的尿性,种植鸭拓草的各项成本加起来,估计是国内的十几倍以上。
    这也是东瀛很多农产品只能走高端路线的根本原因,毕竟生产成本已经非常高了,要是价格还是不高,那铁定亏本。因此,无论是东瀛,还是南高丽,江淼都没有太在意,因为对方没有办法威胁到海陆丰公司。
    反倒是东南亚地区的鳗鱼鱼苗培育公司,以及国内的相关公司,才是海陆丰公司的主要威胁。
    “可是国内的相关公司迟早会察觉到我们的技术很容易复刻,到时候市场竞争必然无比激烈。”姐夫显然也知道国内很多公司的内卷程度。
    江淼摇了摇头:“姐夫,所以我才要趁国内其他公司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扩大规模,吃下最大的一块蛋糕,然后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减少竞争对手的入场。”
    “而且玻璃鳗还有另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西欧会直接烹饪玻璃鳗,大西洋鳗鱼的产量也在逐年减少,加上动物保护组织的上蹿下跳,他们只能选择进口人工繁殖的玻璃鳗作为替代。”
    姐夫思考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这样吗?那我不反对,不过再扩大一倍规模,应该到极限了吧?”
    “嗯,扩大一倍就够了,再多反而适得其反。”
    三人在办公室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安排好了新养殖基地的各项工作后,江淼又急匆匆坐车前往南湖村的农场。
    来到南湖村西侧。
    一眼就可以看到,在靠近农场的位置,有一栋自建房在进行装修,那是公司近期购置的三间联排的自建房,作为南湖农场的办公室和配套工厂。
    前几天刚刚被人事部招聘过来的吕伟斌,担任南湖农场的产业经理,他此时正在忙碌着各项工作。
    南湖农场这边就是一片空白,除了几个普通员工,还有一个农技员,以及挂靠在这边的林书雅和李文娜,而林书雅和李文娜平时只管食用菌实验室的事情。
    吕伟斌现在需要将需要的人手、设备、办公用品上报给人事部和采购部,这让他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没有办法,吕伟斌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他以前是某互联网大厂的项目组长,其项目也是农业相关的,只可惜他遇到了年龄危机,刚刚38岁,就被公司“优化”了。
    虽然有百万存款,但是以前他脑子一热,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劝说下,在汕美市区的保利金町湾购买了一套房子。
    当时入手的时候,房价还在高位,那套房子加上贷款,一共需要218万,目前加上首付,才还款了132万,还剩下86万。
    也就是说,他所谓的百万存款,还了剩下的贷款,也就只剩下三十多万。
    吕伟斌家里面还有老婆和两个孩子,加上年迈的父母,他老婆目前当全职太太,父母已经退休了,但是退休工资不多,只能勉强够老两口日常开销和看病。
    以他这个年龄,想在鹏城再找一份高薪工作,真的有一些难度,毕竟38岁这个年龄太尴尬了。
    因此看到海陆丰公司的招聘时,他犹豫了几天,便下定决心回老家就业,同时方便照顾孩子和父母。
    吕伟斌也是江淼招聘的第一个本地人管理层,不过对方是没有采购和人事权的。
    江淼对于公司的人事权非常重视,几乎所有人事招聘,都需要他亲自审核,毕竟一个公司最核心的三个权力,就是人事权、采购权、财务权。
    只要抓住这三个核心,公司管理就基本不会出大问题。
    加上海陆丰公司这种以科技为核心的企业,对于管理层素质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不需要要求太过于拔尖,相对平庸也不会出大问题。
    毕竟那些大公司的高管,一个个都是内斗高手,随时可能出现管理层将创始人炒鱿鱼的情况。
    这种高质量人才,江淼估计是无福消受了。
    (本章完)


同类推荐: 诸天最强大佬血雾黎明漫威世界的达列斯活死人世界之末日茅山之鬼道长无敌宝宝:制服亿万老爹废材逆天:魔后太腹黑星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