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大宋不怂 第253章 工坊城格勒

第253章 工坊城格勒

    第253章 工坊城格勒
    两匹马力的四轮马车拉着回回炮的战法已经传遍了各个县城,自行火炮的进攻让金人吃了不小的苦头。
    化整为零的战法,充分地发挥出应天府的优势,化解了金人的优势。
    宋人原本为了避开金人锋芒打起的游击战,没成想最后反倒完成了对金人理论上的包围,谁敢想?
    李申之敢想。
    他有一套现成的造反教科书装在脑子里,什么时候拿出来都不过时。
    其实他脑子里的那一套并不是什么秘密,这是从商鞅开始,到李世民都懂的道理,历朝历代都公开的秘密。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想要造反夺天下,无非是给百姓以好处,将百姓组织起来去推翻一个剥削百姓的王朝。
    可惜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的心是黑的。他们利用了百姓之后,反回头来更加残暴地压迫着百姓,所以他们打下来的江山连儿子都传不到就亡了。
    一世而亡。
    这些雄才大略的豪杰们,不是输给了能力,而是输给了自己的贪婪。
    要是以这种一代就亡的朝廷来对比,赵构好像也没那么差。
    只能说赵构治国的能力有一些,但他的战略眼光和责任担当简直烂得一批,古今绝无。所以他真的不适合当一个皇帝。
    应天府的民心可用。张浚与李申之推行开来的各种政策,全都是最得民心的政策。
    就连熟读史书的张浚都赞不绝口:自三皇五帝已降,天下未有如此仁政施行者,当真万民之福,社稷之福。
    社稷福不福且不说,李申之要的是应天府的民心。
    有人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有人说群众是盲目的。
    其实这两句话并不矛盾。
    当李申之的魅力还没有竖立起来时,没人知道他是谁。可李申之凭借一件件的小事,逐渐地将自己的威信竖立了起来。
    这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谁对自己好,谁是想喝他们血的恶魔。
    当群众们认准了李申之之后,他们便开始变得盲目,盲从。
    这其实是一种映照在偶像身上的品牌效应。
    虽然是休战期,但是工坊城之内比往日更加繁忙。
    李申之忙着搞技术改造,工人们忙着生产各种战略物资,勤务们忙着修缮城墙,维护防御设施,战士们忙着休息。
    李申之给战士们下达的唯一命令,就是睡觉。什么都不许干,只能睡觉。
    据说人只要躺在床上保持不动的姿势,三分钟之后就能睡着。
    事实证明,只要真的累了,三秒钟就足够了。绝大多数的失眠,还是不够累。或者说只是精神的累,不是身体的累。
    轴流风机的成功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冶炼工坊和铸造工坊的生产效率。
    风箱被取代了之后,风量又大又稳,炉温更好控制。
    对于铸造来说还仅仅是效率更高,但是对于冶炼来说,代表着品控更加容易,出炉的铜和钢的质量更加容易把控。
    至于流化床的锅炉暂时还没有搞起来。虽然经过多次实验之后,流化床的运用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是时间实在紧迫,来不及做更大规模的试验。想要大规模地运用,只能等彻底击退金人之后了。
    所有人都觉得应天府的军民肯定能够击退完颜宗弼领衔的金人,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们需要多久的时间。
    半年?一年?三年?亦或是二十年?
    不管多久,他们都愿意等。相较于靖康之难后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才是最有希望的样子。
    古话说:人活一口气。这所谓的一口气,指的便是希望。
    当人活的有希望的时候,他们不惧怕任何困难。
    金人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工坊城有条不紊地准备着防御。
    有了上一次的作战经验,这一次工坊城里准备得更加充分。
    比如望楼,已经通上了自来水。
    通过上一次的反馈,大家才知道火枪打的时间长了以后,火药燃烧残留的烟雾非常地呛人,哪怕是开了通风扇之后也不好受,时间长了眼睛都很难睁开,于是便通了自来水,既能清洗眼睛,也能喷淋净化空气。
    宋人在改变,金人也不是傻子只会抱残守缺。
    只见金人不再急着冲锋,而是几个人一组,每组头顶上抗着一顶大盾,宛如铁王八一样朝着宋人的城下袭来。
    宋军见状,也没急着反击,而是坐等着看戏。
    金人的这种状态,基本上可以免疫宋人的大多数进攻手段,不论是弓弩还是子弹,都难以击穿金人头顶上的大盾。
    既然火力打击无效,干脆省些弹药和力气,等金人开始爬城墙的时候再行进攻不迟。
    金人防御得再好,只能帮助他们顺利地走到城墙根。想要占领应天府,总逃不过爬城墙。
    城门就别想了,工坊城的城门是一道五万斤的大铁闸,靠金人的技术手段还无法破开这种城门。
    宋人好整以暇地等着金人爬城墙,甚至于还对着城下的乌龟大盾牌吹口哨。
    爬城墙的金人是脆弱的,他们肯定不会穿重盔甲。因为穿上重盔甲的人,爬不了城墙。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守城的宋军傻了眼。
    金人顶着盾牌没有架梯子爬墙,而是开始了刨地。
    后世的子孙们总爱说这个是战斗民族,那个是战斗民族,其实咱们才是最正宗的战斗民族,因为这世上所有的战法,早在两千年前就被老祖宗玩了个遍。
    就拿城墙底下挖地道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应用在了战争实践中。
    自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攻的办法就有守的办法。对于挖地道的人来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地道里面浇水。
    只要用水把地道给浇满,任他有三头六臂也钻不进来。
    于是乎战场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交战的双方仿佛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参加某公司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
    双方参赛队员你追我赶,通力协作,努力地完成既定目标。
    金人顶着盾牌奋力地挖地道,宋人在城内分两路行动,一路挖壕沟引水,另一路火速架设新的自来水管道,随时准备往金人挖出来的坑道里浇水。
    按说到了这份儿上,金人就该放弃挖地道了。
    计谋既然被人给识破,再蛮干下去要吃大亏。
    然而金人没有停止挖掘,反倒越挖越起劲,越挖范围越大。
    慢慢地,宋人终于察觉到了不对:金人不是要挖洞,而是想要挖塌整段的城墙。
    然后宋人更加好整以暇了,他们知道,金人挖不塌。
    “金人一直挖洞,咱也不能闲着啊。”
    “不闲着还能咋地,跳下去跟他们干仗呐?”
    “金人傻,咱才不傻,用自己的弱点去打别人的优点。对了,听说上次在应天府城,你们搞了个什么金汁弹?”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效果不怎么好。用了一次以后,申之小相公就没再造过。”
    “要我看啊,这是申之小相公要求太高了。金汁本来就不是杀人的,那玩意是恶心人用的。要说恶心人的效果,我看简直太好了。”
    “要不……”
    守城的士兵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阴险的笑容。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虽然金人顶着铁王八挖洞,让宋人的进攻手段无法造成有效的杀伤,但宋人也完全可以耍一些小手段去恶心金人。
    试想一下,金人正在干活干得热火朝天,忽然一个炮仗在脚下炸开,然后金汁漫天飞舞。
    他们躲在大盾底下,处于一个近乎于密闭的空间里,那酸爽想想都浑身鸡皮疙瘩。
    再等到金人把地道挖通,宋人再把水灌进去。到那时,金人想要从城墙地下钻进来,首先需要从混杂着金汁的水池里淌过去,当年的兔子在最艰苦的时候都没有遭过这种罪。
    要是金人敢说眉头都不皱一下地泅渡过来,李申之觉得就算工坊城被夷为平地,他输得也不冤枉。
    事实证明,宋人还是有些低估了金人的忍耐力。
    或许并不是金人耐力强,而仅仅是金人农奴制度下的等级压制,使得处于最底层的人不听话就得死,所以他们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执行将领的指令。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最终的结果出乎宋人的意料,金人提前把地洞给挖开了。
    金人打地洞并没有什么时间表,其所谓的提前,不过是比宋人挖渠引水和架设自来水管道更快罢了。
    于是乎,宋人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地道的贯通,一瞬间涌入了大量的金人,打了宋人一个措手不及。
    城墙上的士兵使不上劲,望楼中的火枪只能零星地收割落单的金兵,无法对金人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好在冲入城中之后,金人无法继续举着大盾,不得不暴露在宋人的火力之下战斗。
    宋人有将近一半的士兵布置在城墙之上,现在眼看着金人进了城,却也不敢放弃城墙上的防御。
    城中的预备队全部启用,甚至于正在休整的工匠们也加入了战斗。
    士兵们顶在第一线,工匠们手持四代燧发枪占据着高点实施定点打击。
    离得远了用燧发枪放弹,走得近了直接用军刺,用枪筒砸,把燧发枪当烧火棍用。
    如此暴力的战斗,极大地降低了燧发枪的使用寿命。
    据战后统计,在这一战中,燧发枪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发子弹。
    打过十发子弹之后,燧发枪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当成废品回收回去。
    工匠们把砸弯了的枪管扔到身后,自有勤务兵捡拾起来送到冶炼和铸造工坊,将报废的武器按部件拆分之后,分门别类地熔炉重造。
    得益于轴流风机的投入使用,冶炼铸造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报废的武器从这厢扔进去,用不了多久,崭新的零件便从那一头冒了出来,通红的金属还冒着火,就有人在生产线的末端等着领取。
    这一幕,让李申之想起了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军的坦克工厂已经被德军攻占了一般,却依然在坚持生产。
    刚刚装备下线的坦克,一秒钟都不耽搁,就开上了战场,投入战斗。
    工坊城也是如此,刚刚出炉的武器扔到水里淬火之后直接拿上战场,交到士兵手中之时依然微微烫手。
    战斗打得很焦灼,不只是燧发枪在回收,还有碎布片子,沾满血渍的布,全都被收拾起来,运到工坊之后清洗改造重新利用起来。
    就连金人的衣服、武器和盔甲都没有放过,能用的东西一丝都不放过。
    经历过贫瘠时代的人,对物资有着一种近乎痴狂的贪恋,什么都舍不得浪费,都要重复再利用。
    因为谁也无法预知,哪一天不经意间省下来的一袋米,可以让人活命。
    躲在远处的韩常看到城墙地下被挖出洞后,当即下令组织大规模进攻。
    虽然金人也好奇为什么城墙没有被挖塌,却顾不得去思考。
    金军的大盾有限,后面的人无法配备大盾掩护,在进攻的时候不得不承受宋军固守在城墙之上和望楼之中的火力打击。
    城墙上与望楼中的士兵对冲入城中的金军办法不多,但他们奋力地射杀着增援的金军,努力为城中的守军减轻负担。
    战斗持续了一阵,韩常心中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按说只要城破了,守军立马就会兵败如山倒。
    可城墙被攻破了这么久,宋人竟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败相,反倒守得章法得当。
    更诡异的是那城墙,城根已经被挖空了那么多,城墙竟然没有塌。
    远远看去,那城墙仿佛不再是城墙,而是一座桥。
    他不知道的是,这新式的城墙采取了李申之划时代的打桩浇筑法。
    城墙之下每隔十米远便打下一根十几米深的桩,只要这些桩在,城墙永远塌不了,哪怕把城下的土全都掏空,城墙也不会塌。
    至于说担心金人会不会把桩给砸断,完全不用担心。
    三米见方的钢筋混凝土桩,即便是炸药,都不一定能炸开。
    宋金双方战斗得很焦灼,双方却又都觉得胜利最终会属于自己。
    不论是金军的韩常,还是宋军的李申之,都在等着时机的变化。
    韩常通过自己的分析,知道宋军已经全员参战,只要金人在加一把劲儿,宋人将再无预备兵力可以投入战场,战斗的天平将被彻底打破,而金人即将迎来全面的胜利。
    他预料的没错,工坊城中的兵力早已捉襟见肘,哪怕是十一二岁的孩子,都不得不抗着燧发枪投入了战场。
    当然,这些孩子没有被强迫,他们全都是自愿的。
    完颜宗弼得知了工坊城的情况,罕见地派出了一万精锐去协助韩常作战,想要一战定乾坤。
    而李申之,则是傲立高台,望着东南方向,口中念念有词:
    今儿就来唱一出:诸葛借东风。
    (本章完)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断奶(骨科 1v1)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沉睡千年醒来,749局找上门华娱2017:从顶流作家开始桃花圣手我的美女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