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143.第142章 新帝确立,中山王刘衎

143.第142章 新帝确立,中山王刘衎

    第142章 新帝确立,中山王刘衎
    王莽在复位之前就已经仔细分析过了,这朝中能称得上自己政敌的也只有老对手徐华了,其他人完全不够看。
    要知道,他可是太学博士!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全盘继承了之前徐博的优势,也就是在舆论上的话语权,如果流言起来,纵然是同为四辅臣肯定也是受不了的。
    像是董贤,傅家这些势力,先帝一死便完全丧失了优势,就连辅臣的名额都没有!
    如果太后不给徐华辅臣身份,天下人绝对是不服气的,可是丁明和傅晏这些就没起什么波澜,可见一斑。
    傅喜之前已经被罢官,自然连看都不需要看,这些人的权力都来源于先帝,先帝一死,那自然就如同丧失了灵魂一样。
    但徐华不同,他继承了父亲徐博的大部分政治遗产,主要权力来源于遍布全国的门生故吏。
    以及分别掌握荆州和凉州的徐忠徐元两人,皇帝换成谁都不影响,甚至需要向徐家妥协。
    之前王家的党羽基本上清算的清算,投诚的投诚,没剩下多少了。
    如果王莽没有太学大量儒生的支持,恐怕根本就无法与之抗衡,四辅臣之首的身份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一触即溃。
    稍微消息了一下,太皇太后王政君重新走进大殿,坐上诸位,众臣也纷纷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新帝应该立谁!
    这才真正关乎王莽能不能主政,若是成年君主的话,不管是不是广阳王,徐华也都占优势,毕竟一个老牌权臣,曾经威胁过皇帝,而另一个是忠心二百年的老牌世家
    更应该相信谁,恐怕连傻子都知道吧。
    所以这件事王莽绝不能让步,要是失败那就算彻底完了,回归了寂寞。
    “诸位,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新君的人选还需大家共同拟订,事关国本,一个昏庸的君主无疑是我大汉的灾难。”
    “相反,若是宣帝文帝这等贤德之君继位,那整个国家的颓势都将焕然一新,因此必须慎之又慎才行。”
    “不知诸位心中可有合适的新君人选,我虽是太后,但在此等大事面前,也做不了主。”
    王政君淡淡道,声音相当平静,仿佛她对立储这件事漠不关心一样。
    先帝死后,储君未立的情况下,太后执掌玉玺,暂时能够行使皇帝的权力,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表现的太过猖狂,要做出一副对权力并不感兴趣的样子。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而且太后当权是有前车之鉴的!吕太后虽然是二百年前的事情,但也足以让所有人惊醒。
    昔日的窦太后也不会明着干涉朝政的,只是会在大事上插手。
    所以,必须尽量装出不在乎的样子,以此堵住天下人的嘴,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危险,如果赢了,那便是下一个徐贞!与国休戚。
    可若是输了,那无疑死无葬身之地!上次是因为主动退出所以逃过一劫,这次就没那么容易了。
    “禀太后,臣私以为,广阳王刘向可为继任为帝!”
    话音刚落,徐华就出列推荐,虽然机会渺茫,但能试试也要试试,至少要把态度打出去。
    让世人知道,徐家不会就这么屈服的,能击败一次,那就能击败第二次!
    “臣以为,广阳王刘向品德高尚,早年曾亲自扛着锄头到民间体会百姓疾苦,就犹如当年英武的宣帝刘洵一般,相信对治理国家也有很深的间接。”
    “除此以外,他是元帝之重孙,光亲疏关系也是更近的,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刘向已经成年,并且接触过朝政。”
    “他若继位,我大汉便可以早日渡过这个主少臣疑的危险时代历史证明,成年的君主,对于国家的作用才最大,能将权臣的诞生扼杀在摇篮里。”
    “臣恳请太后,以及诸位同袍考虑一二,这么合适的人选可不多见了。”
    徐华直接将大家最关心的东西摆到了台面上,那就是皇帝是否应该成年这件事。
    成年皇帝当然可以令国家更加稳定,当然与之相对的,也与部分大臣的利益相悖。
    有时候大家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贤能年长的君主,而是一个傀儡!这样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敛财,肆无忌惮的结党了。
    而王家显然就需要年幼的君主,通过暂领朝政来发展。
    “徐司徒此言差矣,莽以为,这广阳王或不可为帝,还差些火候。”
    果然,刚刚才拜大司马的王莽立马就站了出来,与这位老牌大司徒针锋相对,直接表示反对。
    徐华没有回话,而是静静的看着他,笑道:“王司马何出此言?”
    “据我所知,广阳王为人亲浮,且有些好大喜功,当年在太原领军时就相当好战,有孝武皇帝的风范。”
    “是也不是?”
    “不错。”这倒是事实,这是刘向最大的缺点,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比如之前针对匈奴人,本来可以不打仗,兵不血刃的解决问题。
    可他偏偏执意要出兵,即使创造了极大的战果也无法掩盖损失惨重的事实。
    所以,严格来说刘向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君主,但现在属于特殊情况,只能矮子里拔高个了,至少是很有能力和主见的。
    王莽笑了笑,继续说道:“孝武皇帝雄才大略,任用徐恭卫青,北击匈奴,南征南越,马踏辽东,立下了不世之功绩,这固然是不争的事实。”
    “可前提是什么呢?高帝惠帝文帝景帝四代贤君休养生息下,才拥有了南征北战的资本,敢问徐司徒,我大汉如今可有这样的条件?如果广阳王真的当了皇帝,那么他就不是孝武皇帝了,而是秦朝的嬴政!”
    “汉将亡在他的手里,百年基业,付诸东流,这就是我不愿意让广阳王称帝的根本原因,太过冒险了,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
    “当年文帝被景侯拥立为帝时也超乎了所有人意料,当时的热门人选乃是赵王刘如意。”
    这一番据理力争下,徐华无言以对,对方拿着这个来借题发挥他确实很难辩解,更何况对方还是四辅臣之首了。
    “不知王司马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王莽将目光转向了太后王政君:“禀太后,臣以为,孝元皇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也就是当今的中山王刘箕子可为新君。”
    “够了王莽,哼,狼子野心的东西,你刻意拥立年少君主继位,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要效仿那前秦李斯霍乱朝纲吗!”身为太常的徐真站了出来,冷眼相对,甚至连前面的太皇太后都不在乎了。
    原本他还以为这家伙洗心革面了,太后也是真心为国,可结果不过是一路之丘罢了,都是想要趁机把持朝政!
    立别人徐真无话可说,但立一个年近九岁的孩童,什么意思还用多说吗?
    皇帝成年至少要十年,也就是说这姑侄二人也至少能在操弄国家十年!十年呐,期间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
    万一突然野心膨胀,学田氏代齐,来个王氏代汉该怎么办?
    所以盛怒状态下,他之前就训斥了出来,至于什么失态不失态的已经不在乎,和奸臣讲什么礼节?
    “肃静。”一直波澜不惊的王政君皱了皱眉头。
    这可是九卿之首的太常!执掌祭祀,居然如此失态的在公共场合怒怼一位大司马,传出去肯定会被人诟病,特别是徐真还是以正直著称。
    如何不让人激动呢?
    “哼,希望大司马能给下官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你说广阳王好大喜功,不可为帝。”
    “那好,中山王有什么出众的品德吗?区区九岁的年纪,当年的甘罗可都有十四岁,你故意扶持幼君,野心昭然若揭,还不是为了和那赵高李斯一般擅权乱国?”
    接着,他又看向王政君:“太后臣想要一个解释,想替我大汉千万百姓,以及这满朝的文武大臣要一个解释。”
    气氛再次剑拔弩张了起来,徐氏的党羽纷纷开始谴责起王莽,并且赞同徐真。
    而那些想要投靠王莽的臣子则纷纷开始与之争辩起来,想要以此为投名状,特别是之前董贤的人,争论的更是面红耳赤。
    “肃静!”旁边的宦官吼了一嗓子眼子,最后在徐华王莽两人的眼色之下,安静了下来。
    基本上焦点还是围绕着广阳王刘向和中山王刘箕子上,开始阐述起各自支持者的好处。就算中山王还不到十岁,这些文人也依然能给说个天乱坠。
    不得不感叹,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徐太常,我当然可以给你一个解释,但你可能并不会接受,毕竟我们之间的治国理念并不相同。”
    沉默许久的王莽说话了,虽然对方的质疑正中眉心,可他也是不能承认的。
    难不成真的说自己支持刘箕子是因为想要自己掌权吗?傻子都不会真的说出来,所以必须赶紧掩盖,虽然根本说服不了徐真。
    但,你堵住天下人的嘴就行了。
    “首先,中山王虽然年轻,但年轻也有年轻的好处,可塑性很强,一片空白,可以随意在上面刻字,只要教导得当,那么好大喜功的毛病也就不会有了。”
    “其次,新帝刚刚继位定然是雄心勃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而这就可能导致出现乱子,只有让众臣帮助辅政,平稳过度,这才是正道。”
    “这就是我拥戴中山王的理由,这几点就足够了。”
    其实这些话还是意在拉拢别的臣子,让他们分清楚,皇帝究竟是年长好处大,还是年幼好处大?!
    确实没理,当年吕太后立前少帝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自己专权。
    “太后,王司马所言不无道理,广阳王的性格太冲了,老臣以为成为君主还差些火候,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那还不如让年幼的中山王试试,就算不行,也有太后和诸位兜底。”
    “不是吗?当然,广阳王也有广阳王的好处,凡事都有它好的一面和坏一面嘛,不过老臣还是更愿意支持王司马。”
    这时,同为四辅臣的大司空孔光表态了,公开站在了王莽那边。
    孔光之所以这样,其实是真觉得年幼君主好,他惧怕再出一个厉帝,到时候国家怎么可能受得了呢?所以还不如让年纪小的孩童上去呢。
    最起码不会乱搞,国家能修养生息一段时间。
    当然,也有王莽是儒家首席博士这个原因在内的。
    有了大司空的加入,王莽阵营的臣子立马硬气了起来,开始表态赞同,很多有着同样想法的重臣也表示了支持。
    因为京官以儒生为主的缘故,一时间声音居然盖过了徐华这个经营多年的大司徒!
    墙体草骑墙派还是有很多的,稍微风吹草动就立马反水。
    “多么牵强的理由……”徐真叹息了一声,他现在甚至都懒得再发脾气了。
    说这么多,还不是自己想要擅权吗?
    “我与王司马的看法似乎并不一样,我觉得大汉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要不然这些蹦哒的兔子就按不下去了。”这种时候,徐华还是没有让步,声音不再温和,逐渐变得冰冷。
    少了一个徐忠站台果然是不怎么行的。
    孔光未来大概率会被王莽争取过去,到时候自己能联合的就只有同为辅臣的弟弟了。
    可问题是,徐博不打算让弟弟离开荆州,那是基本盘,说什么都不能放手的,要不然游戏就提前结束了,反倒正和对方的心意。
    可是这辅臣的身份又不能变动,只能令想办法了。
    “请太后定夺。”
    两人僵持不下,王莽就索性看向了自己的姑母,新君确定还是需要太后拍板的。
    再意见完全不一致的情况下,王政君这个裁判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惜,太后姓王啊。
    “请太后定夺……”
    支持中山王的臣子联盟拱手说道。
    那些徐氏门生也只能沉默了下来,他们如何阻拦呢?太后的分量太大了。
    王政君看了众人一言,“思索”许久,才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立中山王为帝吧,少数服从多数。”
    (本章完)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断奶(骨科 1v1)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诸天:无极宝体自遮天开始半岛败家子,开局财阀千金找上门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黑篮:开局神虚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