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我父刘玄德 第324章 吕岱严畯

第324章 吕岱严畯

    第324章 吕岱严畯
    “南下?”
    吴景愣住了,眼神里多出了几丝怀疑。
    现在这吴县城固然不是什么善地,可南下也未必就是好出路。
    由拳、乌程可都是在征南军手里,这会儿南下,风险极大。
    一个不好就被左右夹击,全军覆没了。
    尤其是徐琨竟然会主动表示愿意留守吴县,这就不能不引起吴景的疑虑了。
    “舅舅如何南下?带多少人马?”
    吴景眼中暗藏怀疑,神情却是没有波动:“这吴县你能坚守多久?”
    徐琨性格虽然有些莽撞,但却并非蠢货,更没有无私到愿意为孙策集团牺牲自己。
    因此,吴景会怀疑徐琨目的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徐琨却像是完全没有发现对方的疑虑,自顾自道:“吴县怎么都守不住的,但又不能放弃,而南下是唯一的出路,虽然危险,可即便是现在不走,将来总也得冒险。”
    说到这里,徐琨抬头盯着吴景道:“舅舅,如今吴县之中,尚有不到一万七千余人。若是全部留下,人可就有些多了。”
    “我在无锡坚守两个月,又经历过征南军破城,是最为熟悉他们打法的人了,我不留下,难道还让舅舅你留下?”
    此刻徐琨说的尽数都是事情,即便是吴景也能听出话语中的善意,而找不到暗藏的陷阱。
    最多……不过就是投降征南军吧。
    可徐琨既然不在无锡投降,就代表他至少心还在孙家这边的。
    听完徐琨的解释,吴景已经不再怀疑对方想要坑害自己了。
    徐琨的表现决定了他的行为最多也就是想拿吴县去和刘封谈条件。
    可自己却有机会南下,追赶伯符了。
    吴景沉默片刻,试探性的开口道:“那如果让你留下,你要多少人马?”
    “八千人足矣。”
    徐琨显然考虑的很周全了,直接报出了一个数字。
    那自己就能带九千人南下了。
    吴景心中估算,从吴县南下,有大路直接抵达余杭,并非必须经过由拳。但由拳如果不拿下的话,你继续南下可就把后勤补给线全部送给由拳、乌程守军了。
    从吴县南下,日行三十里的速度来计算,最多只需要八至十二天,即可抵达余杭。再个三四天功夫,即可到达山阴城市下。
    最危险的旅途就是乌程县和由拳县中间那一段八十到一百二十里地的路程。
    这段路程里,距离由拳平均为四十里地,而距离乌程平均为七十里地。
    从由拳出发,奔袭一日即可突袭队伍,而从乌程出发,两日也足以抵达战场。
    因此,情报不够及时,南下孙军很可能会遭遇伏击或是突袭。
    吴景一时之间,陷入两难局面,难以抉择。
    徐琨叹息一声,提醒道:“舅舅,多拖一日,你们南下可就更危险一分。乌程、由拳可都已经在征南军掌控之下了。还有北边,无锡已失,征南军水路粮道已畅通无阻,显然不会顿兵于无锡,不日即将南下。”
    吴景听了之后,脸色郑重的点了点头,沉声道:“你放心,我会好好考虑一番的。”
    其实徐琨说的一点都不错,他和吴景还不知道太史慈都已经走到阳羡了,而徐晃更是已经入主乌程了。
    再过个五、七天的时间,太史慈在乌程休整了之后,说不定要反过来要集结兵力,北上或是干脆南下侧击孙策后军了。
    客观的说,徐琨此时的提议,还真就是吴县孙军南下的最好时机了。
    ********
    刘封此时的确人在无锡,正在接待两位文士。
    此二人分别是严畯、吕岱。
    历史上严畯和诸葛瑾,步骘是至交好友,吕岱则是孙权的亲信出身。
    这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徐州士人,在江东躲避兵祸。
    因此,刘封刚一占领无锡,严畯和吕岱就找上门来了。
    刘封对严畯稍微陌生了点,但对吕岱却是相当了解。
    吕岱实在是太高寿了,活了九十七岁,堪称三国活化石了,仅次于东汉活化石的张臶和来敏二人,排名第三。
    不过吕岱的名气和能力却是比张臶和来敏大多了,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吕岱能文能武,上马可督军,单骑冲阵,下马能治民,稳定朝局。
    最厉害的是,吕岱还是廉颇式的人物,越老越厉害,当真是老奸巨猾。
    吕岱身材高大,面容英武刚毅,而严畯却是瘦高,长相却是朴直淳厚。
    两人性格差距也不小,吕岱昂扬自信,严畯则是低调内敛。
    两人之前常住吴中,虽有关注北方局势,但消息并不是十分通畅。
    再加上刘备崛起之速,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北上投效。
    还有一个原因是,吕岱、严畯的父母尚在,还需要他们奉养,因此迟迟没有返回徐州投效刘备。
    如今,刘封已经攻占得了无锡,吕岱,严畯两人商量了之后,一起前来投效刘封。
    刘封顿时大喜,这两位可都是很不错的人才,吕岱固然文武双全,老当益壮,严畯也不可小觑,就冲严畯十分有自知之明,且不为权势所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还是个科学家。
    严畯所著的潮水论,是中国第一篇潮汐学专篇,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和科学里程碑。可见严畯此人并非死读书,而是非常喜欢实学的,不然也不会去观察归纳潮汐理论了。
    这两人都是刘封用人标准之内的人才,吕岱可以达到中上,而严畯本来只是中等,但有潮汐论的加成,也使他破格成了中上人才。
    当晚,刘封在无锡县衙之中设宴款待吕岱、严畯。
    同时,请滕耽、赵云等人作陪。
    宴会气氛很不错,滕耽、严畯都是厚道老实人,而吕岱更是性喜兵事,丝毫没有因为武人身份而去轻视赵四叔。
    相反,三人居然都和赵云聊的相当不错,颇为投契。尤其是吕岱,能文能武,此时虽然已经三十七岁了,但雄心壮志却是丝毫未减。
    赵云本身的性格也是沉稳刚毅,听见吕岱屡次问起军中事务,能说的也都愿意告诉对方。
    末了,刘封请教起众人对如今江东局势的看法。
    严畯还傻傻的分不清时,吕岱已经精神一振,知道刘封的考核来了。
    吕岱开口道:“岱有一策,愿献于将军您。”
    刘封郑重谢道:“还请定公尽言之。”
    “将军至江东,首策在人。江东士族精华,尽数在大吴,而吴郡精华,尽数在小吴。”
    东汉时,地名经常会雷同,有时候郡名和县名都会相同。
    比如扬州的吴郡和吴县,豫州的沛国和沛县。
    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郡、县名字一样,会尊称前者为大,而后者为小。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在沛国当豫州牧的时候,沛县会叫小沛的原因。
    吕岱继续说道:“虽江东名士尽在吴县,可吴郡各地却也有许多旅居名士,其中不乏我徐州名士。岱愿为明公举荐贤才!陈留濮阳逸、陈国陈融、沛郡蒋纂、广陵袁迪,此皆名士也,可为将军僚佐。况此辈在江东时间已久,与江东士人早已熟识,有彼等举荐,远胜将军自求啊。”
    刘封惊讶的问道:“广陵袁迪?”
    吕岱听见刘封问起来,赶忙回答道:“其父亲乃是广陵袁绥,曾代理过广陵郡太守职权。”
    原来是老熟人啊!
    刘封一下子就想了起来,袁绥可不就是自己南下广陵时,在城中夜战的敌人吗。
    不过刘封知道的不全,其实袁绥只是比较看好倾向于袁术,并没有彻底站队对方。
    要不然以袁绥当时在广陵的地位,广陵早就归属袁术了。
    不过这些事情如今也没啥可说的了,就连袁术都已经被刘备父子给连根拔除了。当时袁绥最后还是没继续留在广陵,而是跟着孙策一起撤军了。
    后来袁绥也没有留在孙策军中,而是被袁术征辟去了寿春。
    之前拿下寿春时,刘封倒是没见到,这会儿袁绥已经看出袁术成不了事,带着儿子跑去江东了。
    只是这些事并没有入刘封的视线,现在听吕岱提起来,倒是有了兴趣。
    倒不是袁绥、袁迪的才能有多了不起,而是这里面有名可图。
    刘备父子最缺的就是名望了,刘备一辈子打着仁义的旗号,虽然本身性格确实仁厚,但同时也是因为没有其他旗号可以打啊。
    刘备没有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也没有曹操阉宦世家的财力,连孙坚、孙策的军事能力都不如。
    好歹自己的仁义也被世人所认可,再不把这旗号打起来,那还是趁早回涿州卖草鞋吧。
    如今刘备父子俩的名望确实是与日俱增,但比起曹操都还有所不如,更别说袁绍了。
    曹操毕竟在灵帝时期可就是正儿八经的两千石了,不但自己也是三公子弟,还成天和袁绍兄弟这些顶级门阀的子嗣结交来往。
    董卓乱政之后,曹操也有酸枣之败的功勋。
    虽然他和兖州、徐州士族闹翻了,可在豫州、河北、司隶、荆州等地方,可还是有很强的号召力的。
    也就是刘封下手太快,太狠了,不然此时的刘备集团哪有现在的繁荣,也就比大小猫两三只强上一点罢了。
    其实曹操那也不缺人,投奔他的士族可比刘备这边多,只是精英都被刘封给挑走了,才显得曹操缺少人才了。
    眼下吕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江东士族主要得看吴郡,而吴郡的士族精英都在吴县。
    刘封目前就是想拉拢,也暂时拉拢不到。
    既然如此,倒不如先招募各路寓居在扬州的外州名士。
    这些名士在江东都待了好几年了,时间最久的甚至待了近十年了。
    江东名士不可能放着他们不去结交的,哪怕步骘、卫旌都被焦娇欺负成那样了,照样也是有江东士族朋友的。
    “定公此见大好!”
    刘封大喜,端起酒盏冲着吕岱道:“我敬你一杯,饮胜!”
    吕岱大喜过望,赶忙举起酒盏回敬:“岱谢过将军!”
    刘封本就对吕岱、严畯很是满意,考核之中,两人表现也很不错。
    严畯虽然没有吕岱的眼光和机敏,却胜在朴实无华,忠诚勤恳。
    当然,这个忠诚也是有限的,虽然不至于出卖主君,但传传消息却还是忍不住的。
    历史上孙权想要收拾刘颖,就是严畯第一时间传了消息过去,才使得刘颖免罪,代价则是严畯被罢免。
    不过这也不能苛求,毕竟东汉时代的君臣关系可远远不像后世明清两朝那般。
    这个时代,臣子可是有自己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并非完全依附于主君。
    所以孙权在罢免了严畯之后,过没多久,又觉得是自己处置不当,处罚过重了,不但把严畯重新启用,还加为尚书令,参知朝政。
    “定公。”
    刘封缓缓开口道:“我欲举荐汝为无锡县长,不知汝意下如何?”
    吕岱整个人都懵了,没想到刘封竟然如此器重自己,这么大一个馅饼就砸自己脑袋上了。
    等反应过来之后,吕岱慌忙从席位上站起,走到一旁,恭恭敬敬的朝着刘封大礼参拜。
    “岱敢不从命!将军之恩,岱铭记于心!”
    原时空里,吕岱是公元200年,孙策死了之后才投奔的孙权。
    孙权对他也是极为器重,毕竟当时孙权手底下几乎没有什么心腹人才,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周泰一个人,而且周泰其实也是孙策派给孙权,保护自己家二弟的。
    因此,孙权直接表举了吕岱为吴郡郡丞。
    郡丞是六百石,县长也是六百石。
    但别看郡丞带个郡字,其实地位比县长可差海里去了。
    县长再小,也是百里侯,郡丞却是凤尾,而且还是不如鸡的落地凤凰。
    东汉和西汉截然不同,西汉时郡丞是有明确分工的,手里是有实际权力的,其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常务副市长。
    可东汉却截然相反,郡守几乎大权独揽,郡丞一下子变成了给郡守效命的人了。更为尴尬的是,郡丞是朝廷任命的,而功曹、主簿这些却都是太守直接任命的,你说太守会信任谁?
    因此,在整个东汉时期,郡丞就是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历史上吕岱还是立功之后,升迁才当上了余姚长,也就是余姚县长。
    “定公之才,我已尽知。”
    刘封很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如今江东兵火连天,无锡乃是重镇,又是我大军后勤转运之所,不能没有兵马把手,我欲调拨五百人供你调配,另外再给你五百降卒,委你一别部司马的军职。”
    吕岱只觉得身体里的血液都沸腾了,恨不能对刘封剖心示忠。
    刘封这番安排,不但让吕岱军政一把抓,还直接给他安排了千人级别的部曲。
    吕岱虽然文武双全,可他其实更想要从军。
    他早就看出乱世已至,如今从军才能立功,立功才能升迁,聪明而有军事能力的文士早就已经开始向武职转了,而且东汉时代,士人们只是歧视武人,却并不歧视武职。
    如河北沮授,荆州蒯越,兖州程昱等等,可都有正儿八经的军职挂在身上。
    “岱不才,德疏学浅。”
    吕岱先自谦了一句,随后感激涕零的表忠心道:“愿为将军之志效死力!”
    “善!”
    刘封满脸喜色,亲自上前将吕岱搀扶了起来,送入席中。
    随后,刘封又将严畯安排为毗陵县长,饶是严畯性格朴实,为人佛系,也为刘封的器重而感激涕零。
    刘封之所以这么任命,也是有其目的的。
    吕岱也好,严畯也好,都在江东待了好些年了,比较容易让江东人接受。
    刘封这一手,是想潜移默化一下江东士族,同时先占住坑位。
    在东南三州的政治版图中,无论是名望、人口、经济、军事,豫州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州。
    其次是刘备的龙兴之地徐州,扬州显然是要排在最底层的。
    因此,刘封也要尽量在细节方面处理的老到一些,尽力化解江东本地士族豪强们的抵触和反感。
    之前拉拢周瑜和周家,过江后接纳张英、于麋、樊能,再到阳羡说降周宾,这些都是为了拉拢安抚江东本地的士族豪强们。
    从目前来看,刘封做的相当不错,江东士族豪强并没有视刘封的征南军为征服者,而是将他们视为王师,除了孙家以及孙家的支持者们竭力抵抗外,本地的大部分士族豪强对刘封并没有什么抗争情绪和行动。
    其实,这也是孙策之所以拼命南下,进攻会稽的根本原因之一。
    孙策的能力、眼光都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他自己也很清楚孙家在江东的糟糕名声。
    南下会稽不但是为了扩充自身的实力,来和刘封抗衡,同时也是为孙家准备的一条后路。
    会稽西接豫章,南连交趾,北通丹阳、吴郡,如果能够拿下会稽,不但实力大增,同时也有了更多进取的方向。
    事实证明孙策的抉择是正确的,尤其是无锡之战后,整个孙家都已经服气了孙策的决定。
    要不然,徐琨也不会跟吴景提议,让吴景带人继续南下,前往山阴帮助孙策了。
    就在酒宴上一片君臣知遇的时候,突然有近侍悄悄走到了刘封的身边。
    得到刘封询问的眼神后,近侍凑上前小声的禀报道:“少主,吴县来人。”
    吴县来人?
    (本章完)


同类推荐: 我妻如奴魔欲(更新至238章)夫妻日记我的爆乳巨臀专用肉便器恶人传皇嫂(H·强取豪夺)快穿之娇花难养重生之母女调教(未删节完本+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