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一曲书吧
首页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1534章 工坊!

第1534章 工坊!

    当然。
    仅仅是知道了“工厂”这东西的存在,孙思邈也还不会多么在意,毕竟这是货殖之术,而自己……孙思邈老小的时候,还是个孩子那阶段就已经自我定位清晰了,日后要做个伟大的医者——
    当然,根据史书记载,孙思邈也跟大多数人没啥区别,这样的梦想持续到了少年时代的中后期,然后就依旧进入了“出入豪富之家,往来冠盖之门”的恰饭模式,至于当年的梦想……那至少让孙思邈扎扎实实的学了好几年的医,也的确起到了作用。
    不过这毕竟都是年轻时的往事,随着人到中老年阶段,这钱也不缺了,当年的梦想当然也都找了回来。
    这些人物小传,自然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因为这样的背景,孙思邈对各种货殖之术的确都是兴致缺缺。如果不是因为李盛的偌大名头……
    孙思邈,是断然不会去研究商贾们的工坊!
    但在城西书院研究了几年抗生素与相关的医道之后,孙思邈研发新抗生素失败,心中挫败之余,也深感李盛学识之恐怖。
    自己明明一把年纪,明明半生浸淫医道,不吹牛逼的说,平素里也为天下人所敬——这“天下人”也是真的不吹牛逼。但即便如此……自己却依旧在抗生素一道上分毫无获。
    而李盛分明年纪远远小于自己,却能察知出其中的门道,并且真的搞出了青霉素的制备之法,这厉害程度,简直骇人听闻……
    如果不是这样的程度,自己又岂会拜一个晚辈为师?尽管民间有许多关于李盛是神仙转世的谣传,一般有识之士也不会当真,但孙思邈却是时不时便感觉那没准都是真的……
    搞不好这李盛,就真是神仙转世而来!不然这学识简直完全解释不通。而也是在深感挫败之际,孙思邈想到了……这天下似乎还有许多东西,都是为李盛所造。
    ……有道是格物致知。
    既然有这么多东西凝结着师尊李盛的心血,那自己何不都去格一格看看?说不定其中便有关于抗生素如何研究的法门暗藏其中。
    而这一研究……
    孙思邈倒也没搞到什么研究抗生素的手段,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却是另有了别的意外的发现。
    这个发现也是突然发生,一开始的时候……“工厂”这玩意在大唐,随着海贸经济的兴起而兴起。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贸易的兴起带动了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则带动了工业——不是手工业也不是规模工业,而是无差别的带动工业本身,而商品制造的需求大了起来,同时大唐如今的农业……更有化肥和繁荣的水泥制水利工程,进境之大比工业还要夸张。
    更关键的是隋末打了一场全面战争,贫富差距是彻底被打下来了,于是到了如今,百姓在农耕之余自然有余力参与到新的经济当中去。而这么一来……
    工厂这东西,自然就以其极高的效率迅速的席卷了天下,光速掠夺了大唐百姓的芳心——这玩意干活又简单来钱又多,简直美滋滋……当然,这种好事还是因为大唐百姓的爽点阈值尚未被拉高,同时简单的基础制造业也没有因为饱和而内卷,利润率还能让社会十全十美。至于日后……
    这些东西看似只是货殖——也就是商业领域的东西,外行按说应该不会懂。不过孙思邈却不是凡人,他还真看出来了这工厂的强大之处和局限性……
    这便是神州的底蕴和恐怖之处,史书上许多自称出家修仙的那些人,多半……或者说肯定是没有真的修仙技术,但见识眼光却往往极为厉害。
    不过孙思邈志不在此,了解完了一看这跟抗生素也妹啥关系啊?于是也就渐渐淡忘了此事。
    不过某一天,孙思邈突然想起来了。
    这叫做“工厂”的东西……
    等会,这玩意既然可以百倍迅速的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货物——比如神妙的化肥,比如精巧的钢制品。
    那既然这样,岂不是也能用来速产青霉素吗???
    这个想法一在脑海里出现,孙思邈顿时就感觉浑身都仿佛长了草——不对,是找了火一般,整个人当场就淡定不下来了。如果真能那样……
    速产青霉素,不是速度研发新的抗生素,只是速产而已。研发新的抗生素,这个事自己努力数年都没有效果,让孙思邈时至今日每每想来还觉得十分心塞,但是……
    青霉素的制法,现在可以说已经算是成熟了——自己在城西医学院里带的学生,凡是真的给自己打过下手的,几乎个个都可以亲手主持青霉素制备!
    而这玩意一旦能速产……
    玛德,那这变化可就夸张了。如果说过去,自己每个月到访一地,诊病百人,一年也就千人。但自打有了这青霉素,每年治好的病人少说也在数万开外,甚至……
    如果要算上一些病患,在病好的比较快的时候就悄悄把剩下疗程里的青霉素给私藏起来,那这事就更夸张了,因为这些悄然流传出去的青霉素虽然……画风不太好看,但客观上也能治疗更多病患,而这么一算,那数目搞不好就直接上十万了。
    但是!
    这些依旧只是……用双手来制造青霉素所达成的效果。
    而如果工厂的生产速度效率,也能在制作青霉素上发挥效用……那这事就不是一般的夸张,而是极度夸张。因为根据孙思邈稍微调研了这么一波得到的信息是,那生产速度少说都有数十倍之多,而要是往多了说,一些货物的产造速度能提升几百倍都不算夸张。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盛搞出来的炭笔,这玩意要是五个匠人手作,那每人每天大概就二十支笔,加起来就一百,这还得是熟练的老匠人才能做到。
    但如果是以工厂的套路分工合作,那就完全不同,一天下来平均每人的炭笔产量,一算都在上千,这还是相对小一些的工坊。如果是大的……


同类推荐: 白昼焰火(熟男女性爱日常,女出轨,高H)断奶(骨科 1v1)征服男校可行性分析(GB)被我养育的小萝莉们(未删节1-117章+番外篇)诸天:无极宝体自遮天开始半岛败家子,开局财阀千金找上门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黑篮:开局神虚视